首页 > 资讯 > 正文

低碳通信改写网络通信

点击:1102 时间:2009年12月28日 来源:通信产业网

  运营商通过长时期对节能技术的考察后,在今年开始大规模全网应用节能等,而厂商对于节能的研发投入也不断加大,绿色通信产业链正在形成。


  尽管运营商还是处于“不差钱”的状态,但是电信业年盈利增长仅5%的趋势,运营商也准备精打细算过日子,同时在国家节能减排强制性的压力下,运营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投入在2009年不断加大。


  2007年开始,运营商就开始准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那时50%的节能产品铺天盖地,但是随着大而化之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够给节能工作带来更多进展的情况下,运营商又从精细化运营入手,主要表现形式是各种定制化节能产品的出现,运维人员更加关注机房内的热点问题,针对电池的保温箱的应用、一体化机房等。与此同时,新能源在基站试点的应用也明显增多。


  运营商进一步加大节能投入


  2009年6月,中国移动联合海尔、海信、美的、大金等8家空调厂商,进行定制化节能空调的试用工作。随后,中国移动作为首家企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订《节能自愿协议》,承诺以2008年能源消耗为基准,到2012年年底实现单位业务量耗电下降20%的目标。以2008年能效水平为基础,协议期内中国移动累计可节电118亿度。


  而就在近日,中国移动经过4年多的大规模建设,已成功完成世界屋脊上的“绿色行动”。在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的西藏、青海等地区,中国移动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为1000多个通信基站供电,相比同规格的燃煤发电厂,可节约标准煤4400吨,相应减排二氧化硫92.8吨,减排二氧化碳14504吨,减排烟尘1080吨。


  中国联通则在做好自己节能减排的同时,更希望借助行业对节能减排的需求,设计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在自治区12个盟市的绝大多数旗县设置了超过500个视频监控实施点,覆盖了电厂、污水处理厂、热力公司、制药、钢铁等236家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初步达到环保工作从事后查处、被动查处、集中查处,逐步转变为事前监管、主动监管、经常性监管,有效帮助企业节能增效,促进环境改善。


  中国电信则一如既往地将IDC节能作为工作重点。中国电信坚持从规划、设计等源头抓起,严格制定绿色IDC机房建设标准规范,广泛采取国际、国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优化机房平面布局和气流组织,积极试点推广水冷空调、新风系统等节能技术手段,大幅降低机房能耗。而全业务运营后,对基站节能技术的的关注也在不断加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绿色基站”,节省40%的耗电量,并积极开展了智能通风换热、空调添加剂等一系列基站节能技术的试点和应用工作。[page]


  配套节能仍是主角


  在运营商加大对节能投资的同时,正是看到这种巨大的市场前景,很多厂商纷纷转向空调和通风节能产品的研发,如中程节能技术,以整合楼宇自动化建设为主营业务,由于看好未来3G发展而利用自己在暖风上的技术优势,开发基站的节能产品DCS全天候智能型分布式移动基站冷却系统,节能效率在30%左右。


  美的空调也借助节能的大潮,转向工用空调的研发,其研发的节能空调在中国移动基站空调试点工程中取得节能35%的成绩。


  诺基亚西门子也不断推出配套节能产品,如其现在主要推崇的电池保温箱产品、高效直流精密空调、一体化机房、内外封闭式热交换系统和配套设备的集中管理监控系统等。


  华为的子公司安捷信,在海外发展看好的境况下,借助节能的风潮,转回国内市场。安捷信主要生产机房、机架、周转架、电源、天线等所有基站配套产品,由于国际运营商很早开始关注基站节能应用,所以安捷信的节能产品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实际案例和成效,尤其是其移动一体化机房,获得很好的赞誉。


  3G牌照的发放,全业务运营在即,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不断激化,今年各种价格已经在各地纷纷开战,已经成为争夺用户的必要手段。尽管运营商意识到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但短期内运营商的利润却不断下滑,长时间内运营商需要“勒紧裤腰带”,因此在2009年运营商在节能减排上的态度更加积极,而厂商的研发投入也更大,由此可见,一条绿色通信经济链正在形成。[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