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环境保护部工作动态2009年第二十四期

点击:3184 时间:2009年7月17日 来源:

  6月30日至7月3日,作为中日“推进循环经济项目”的一部分,由日本协力基金(JICA)派遣的由田秀人、速水章一(来自日本环境卫生中心)和松村治夫(来自日本产业废弃物处理振兴中心)三位短期专家,来到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固废中心开展了为期4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双方围绕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甲型H1N1流感爆发下的医疗废物管理、电子废物管理等众多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并充分交换意见。中心还组织安排三位专家实地参观考察了小武基垃圾转运站、北神树垃圾填埋场和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日本专家组的精心组织和固废中心的全力配合下,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双方也一致希望今后在固废管理领域继续保持长期合作交往。

  7月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中国环境保护部共同主办、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加蓬和刚果(金)高级官员环境管理研修班”在北京举行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培训室洪少贤主任主持,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徐庆华司长、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鲍永东处长、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焦志延主任等出席。来自加蓬的Hortense Togo女士代表全体学员发言。本期研修班是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首次利用中国人民银行与非行双边技术合作基金,为加蓬和刚果(金)两国高级官员在华举办环境管理培训。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研修班后期将前往海南省进行生态保护与矿区复垦方面的实地考察。

  7月7日,由环境保护部主办、部宣教中心承办的2009年第三期全国地市级环保局长岗位培训班在北戴河技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兵团的80名学员参加本期培训班。本期培训班在课程设置上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如“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饮用水安全”、“环境执法监察”等。同时也安排了分组讨论、经验交流的时间,使大家充分吸取各地的先进经验,指导促进本地工作的顺利开展。

  7月7日,中国环科院环境变化生态系统效应研究创新基地组织召开了“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高级论坛”学术交流会。会议邀请了中科院生态中心、北京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近60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学术交流会。环科院李俊生研究员、中科院动物所戈峰研究员共同主持本次会议。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法国能源与环境研究院气候变化研究副所长、“全球碳计划”学术委员会主席Philippl Ciais教授进行了题为“The carbon cycle: limited yield,  unlimited dream”的专题报告。北京大学朴世龙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迪强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各报告就“中国1980—1990年代植被动态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服务功能”、“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其适应需求的影响”等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阐述。李俊生研究员就“气候变化对秦岭大熊猫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了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结束后,与会者就报告涉及内容和共同关心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page]

  7月8日,环境保护部召开了全国上半年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张力军副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上半年核查核算工作作动员和部署。张力军副部长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危机形势下节能减排工作,明确提出“不仅要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而且要作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严把“两高一资”行业准入关,咬定青山不放松,狠抓污染减排。张力军副部长要求:半年核查,重点是在帮助地方查找问题,促进工作,为全年最终取得比较好的减排成绩打基础。大家要高度重视半年度的减排核查工作,保证核查公正合理,准确把握减排形势,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会议由总量司赵华林司长主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厅(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减排工作的负责同志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部分省级政府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在分会场出席了会议。

  7月9日,由环科院城市水环境研究科技创新基地组织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目的是围绕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研究,报告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了解项目其他课题的需求和意见,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得到了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重大项目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以及本院科技处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到863资环领域专家、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子健研究员,863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南京大学毕军教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关磊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处长于云江研究员等出席。项目内其他10个课题也派代表参会,他们分别来自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参会代表共计60余人。课题组长、环科院宋永会研究员,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曾维华教授主持了研讨会。王子健研究员作了题为“风险评价中的风险因子识别”的专题报告,关磊博士作了题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专题报告。“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课题组各研究任务负责人和骨干报告了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内容包括:环境风险源申报管理系统研发、环境风险分区技术、固定风险源风险评估分级技术方法、重大环境风险源识别方法、重点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等。针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会专家和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副组长毕军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7月8日至10日,环境保护部在云南省昆明市主办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扶贫国际研讨会”,政研中心国际所和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承办本次会议。除大湄公河次区域其它5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国家代表应邀出席会议外,我国相关部门包括外交部、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和国际扶贫中心也派员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领域具有实践经验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洲开发银行、WWF等机构代表发表了演讲。会议主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面临的挑战、GMS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国家报告、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前景展望等。参会人员对上述议题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会议一致认同现阶段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的重要意义,并对促进两者的有效措施和手段达成初步共识。[page]

  为深入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和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专项执法检查实施方案的部署,今年七月份,环境保护部与中央纪委监察部组成四个联合检查组,先期对安徽、福建、山西、辽宁、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等八省(区)环评审批工作进行专项执法检查。7月6日至9日,由驻部纪检监察局、环境影响评价司、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及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共同组成的第二检查组,在检查组组长、环境影响评价司祝兴祥司长的带领下,已顺利完成对山西省环评审批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检查期间,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山西省和运城市、太原市、忻州市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听取了省市环保管理部门的情况汇报,查阅了环评审批文件档案,组织召开了由当地纪检监察部门、重点企业负责人及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检查了企业现场。检查组与当地环保部门认真分析了环评审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讨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突出检查实效,检查组还针对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存在的环评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组织召开了由省市县(市)相关部门领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参加的现场协调会,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和建议,要求有关方面按照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的原则,尽快落实各方责任,做到了“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认可。7月8日-11日,第四检查组一行六人在驻部纪检组监察局王清华副局长的带领下,对浙江省2008年以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检查组对浙江省的典型地区进行了认真检查。检查组分别与浙江省环保厅、温州市、杭州市、湖州市环保局进行座谈,听取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情况、落实《关于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监督检查的意见》并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进展情况、为“保增长、扩内需”而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改革情况和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汇报。检查组还走访了浙江省、温州市、杭州市纪检监察部门,了解近年来环保系统典型的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原因、整改措施及其实施效果,听取纪检监察部门对环保系统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建议等。检查中,考察了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面了解环评审批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具体做法。现场考察了瑞安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查阅了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三同时”验收的相关文件资料,了解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竣工环保验收的监督管理情况。听取了湖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体制改革情况的汇报,并就有关情况进行了交流。检查组认为,浙江省环保厅高度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检查中,并向省厅和市环保局仍然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意见和建议。[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