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户居民8月底将告别传统采暖制冷方式,成为全国首批在家中享受海水空调的居民。7月17日,记者从市建筑节能办获悉,岛城目前已有13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今年,政府机构、大型商场、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都将纳入用能监测范围。另外,《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初稿也已经完成,预计年内可正式发布。
作为全国首个社区海水源空调项目,开发区千禧龙花园居民小区的海水源供热制冷项目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该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覆盖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按照工程进度,将于8月底竣工正式启用。”青岛千禧龙置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忠航介绍,该项目的启用将标志着我国民用海水空调项目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届时,490户居民的住宅将告别传统采暖制冷方式,用上海水源空调。海水空调每消耗1度电能够输出5.6度电的冷量或4度电的热量,与传统空调相比节能30%。
市建筑节能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使用海水源取暖和制冷不需要消耗煤炭和燃油,从而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用量,真正实现“零污染”。据介绍,除了千禧龙花园外,青岛奥帆中心的媒体中心也采用了海水源热泵技术。而城阳区怡馨苑小区楼房则采用了与建筑一体化的壁挂式太阳能。太阳能铝合金的色彩与窗户护栏一致,面积与阳台预留位置在尺寸上相吻合,不但实用而且兼顾美观。冬季日照差和阴雨天的时候,可以启动辅助的电加热功能,不影响正常使用。而城阳区的千禧国际村和合人家小区采用了另一种新的供热供冷技术——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利用地下80米常年恒温的条件,通过水循环进行热交换,可冷暖两用。这种空调相当于小区内部实现供热,冬季室内温度在23℃、24℃左右。费用比本市集中供热的收费每平方米低4元多,随着入住率的增加,费用还会减少。每个房间里都有温度控制阀,业主可自己调节室内温度,很方便。
“从2008年4月份开始,青岛对市政府办公楼、建委机关办公楼等7个项目进行了用能监测。”市建筑节能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青岛是全国第4个开展大型公建用能监测的城市,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的充分肯定。今年青岛将扩大监测范围,把政府机构、大型商场、酒店等都纳入。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民用建筑节能立法工作列入了2009年青岛市立法完成计划项目,相关调研工作和《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初稿已经完成,目前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预计今年内可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