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
前不久,在第五届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盛典(青创盛典)活动中,中环联新(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鹏,凭借其在环保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与非凡成就,荣获了“2024年度环保科技领域卓越先锋人物”称号。这一殊荣彰显了组委会及环保科技行业对徐鹏个人不懈努力的认可,充分凸显了他在环保科技领域长期耕耘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重要价值,能够获得此项业界的高度赞誉,他实至名归。
徐鹏在环保科技领域的深厚学术积淀,源于他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期间的深耕细作。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探讨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为分析灭蝇胺残留提供了可靠方法,还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性、纯度测定及提取
净化技术,为环保科技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更为后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鹏对待学术的严谨和创新精神,让他在博士就读期间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也成为他日后在环保科技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基石。
徐鹏长期致力于环保科研与技术革新,始终以破解行业共性难题为导向,参与了多个环保项目和课题研究。其中他主持的《高效低成本的污
水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国家级课题研究有着极高的影响力,成为中国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升级的标志性成果,并在2022年8月结题后荣获了“科研成果一等奖”。
徐鹏及其团队在《高效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难题,像如何提升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等,还要应对实际应用中的种种限制,确保技术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稳定运行,同时满足严格的出水水质标准。这一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试验、调整和优化,直到找到最佳的技术方案。课题的完成不仅标志着他们成功解决了污水处理行业长期以来的两大痛点——处理效率低下和处理成本高昂的问题,而且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降低处理成本也为企业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这项课题成果还得到了总课题组的积极推广,被众多企业广泛应用,研究成果的积极效果逐渐显现:截至2023年底,相关技术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工业园区落地,累计处理规模达180万吨/日,推动区域年节水超1500万吨,危废产生量减少72%。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其技术辐射力——课题衍生的“智能加药控制系统”“微生物活性监测仪”等5项子技术,被行业内各大龙头企业纳入标准化产品体系,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增长超25亿元。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一课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环保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领域,徐鹏表现出色,但其实他还是一位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的重要人物。他依靠专业的素养和创新的精神,成功研发出“基于GIS技术的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V1.0”。这一技术成果深度融合了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通过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无人机载多光谱传感器及边缘计算节点,实现PM2.5、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12类环境指标的亚米级空间分辨率实时监测,数据采集频次较传统手段提升3个数量级。它不仅具备实时追踪环境指标的能力,还能对环境变化趋势做出精准预测,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一家知名环保企业在应用该系统后,成功锁定了污染源,并据此制定了精准有效的治理方案,使得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在第四届未来科技论坛上,“基于GIS技术的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V1.0”凭借其“硬科技”属性获评“2023年度生态环保数字化先进成果奖”。
此外,徐鹏还独立创造了“基于信息数字化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自动生成系统V1.0”。这项技术彻底优化了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繁琐流程,实现了从数据收集、分析到报告输出的全自动化处理。许多应用该技术的公司都表示,企业的综合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错误率大幅下降,人力成本也节约了大约25%。这项技术为环保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支持,推动了环境管理的整体水平迈向新高度。
徐鹏凭借其在环保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创新精神,不仅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更为环保科技领域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他的技术成果既解决了行业痛点,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可以预见,徐鹏的创新实践将持续驱动环保产业向万亿级规模跃迁,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具有中国标识度的科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