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为未来生态社区做技术和效果“探路”的陈家镇生态示范楼,日前在崇明建成。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社区不是每家房地产企业都可参与建设的,一个生态社区建设准入导则将于近期出台。
百叶窗可随阳光强度变动
距离长江隧桥崇明岛出口仅5分钟车程的陈家镇生态示范楼是岛上首幢生态示范建筑,其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75%,堪称全国建筑综合节能率最高的建筑之一。昨天,陈家镇地区停水停电,但记者走进这幢3层楼宇时却发现,建筑里灯火通明、厕所里流水潺潺。“我们这里用的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用水则来自水塔。”工作人员一语揭开办公楼里有水有电的“秘密”。
太阳能、风能发电已不稀奇,但记者发现,2楼办公区的百叶窗还会根据阳光强度自动调节角度,一旦办公区人员全部离开,灯光还会自动关闭。目前在这幢建筑里办公的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这是智能调控技术的奥妙,它可以通过设置光照传感器并结合相应算法,对室内照明和遮阳进行控制,还可以监测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除了神奇的百叶窗外,楼顶竖立的通风塔也不同于一般通风塔,它们完全依靠热压产生自然通风,各房间的换气次数可以达到12-30次/小时不等,比国家标准1次/小时的换气量高出10倍以上,而建筑东侧的一堵黄色导风墙则更好地将自然风引入室内,让室内的人员始终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 这幢生态建筑是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5117平方米的建筑使用了8大生态建筑关键技术,小到玻璃、厕所冲水系统等都体现了低能耗、低排放。
生态社区准入门槛制订中
“建造这幢生态楼其实是为‘实验生态社区’以及崇明岛上更多的生态社区摸索一条路。”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飞介绍,与生态楼为邻的“实验生态社区”今春计划进行土地出让,最早今年就可开工。未来,这个社区可以容纳3万人居住。
生态社区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生态城”。据了解,整个生态社区内的交通绝大部分将采用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超市、商场的停车库白天用于停车,到了晚上就变身为充电站,为电动汽车充电。社区内的电网也是智能电网,可以将太阳能、风能等接入电网,进行综合调配。至于供热降温系统,则采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新技术,通过土壤、水等的辅助作用,实现能量交换、温度调节。
张振飞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制订生态社区建设准入导则,为参与生态社区建设的各方设定准入门槛。
陈家镇打造9大功能区域
崇明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月26日,开发总面积为224平方公里的陈家镇将正式进行招商,推出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功能区域,但无论主题如何,这些区域建设都将满足低碳排放、注重培育生物多样性、粪便及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等10大生态指标。
据悉,陈家镇将形成东滩湿地观光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实验生态社区、绿色产业园区、休闲户外运动区等9大功能区域。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休闲户外区的在建别墅已有292幢,其中95幢已结构封顶,别墅区外一个5000平方米的体育公园里,最早今年夏天就可以打高尔夫。东滩大道、揽海路等景观道路已经建成,道路中间或两侧设置了“东滩之门”、“东滩之眼”等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