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众媒体对此做出怎样的解读?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对今年的减排目标有什么要求?新的一年,环境监测会出现哪些新变化?上海世博会临近,各家媒体争先披露本届世博会将会留下怎样的“绿色遗产”,又有哪些“绿色智慧”的闪光点?本期的一周风云将为您一一道来。
毫不松懈推进减排
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对此,全国众媒体踊跃报道。
新华网当天晚上就推出题为“国务院常务会:毫不松懈地推进治污减排工作”的头条新闻,对国务院此举进行了报道。据报道,会议指出,《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发布后,各地区、各部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治污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6.61%和8.95%,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时间进度要求。
报道说,会议听取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汇报。会议指出,从2008年初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查实了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摸清了污染源的流域、区域和行业特征以及治理情况,掌握了农业源污染物排放状况,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强化了环境保护基础工作。
当天,中央电视台、中新网、人民网、中广网、中国网、新民网、凤凰网、东方网、北方网、搜狐网、和讯网、新浪网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中新网的标题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国环境污染总体尚未得到遏制”,和讯网的标题是“国务院:削减火电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污染物排放量”。
今年减排有何新目标?
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回顾2009年,展望2010年,会议透露出怎样的信息?
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题为“中国今年减排目标公布,将全面排查重金属污染”的报道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月25日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2010年污染减排目标以及2009年污染减排完成情况。2010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上。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立方米,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
法制日报1月26日推出了题为“重金属污染引发32起群体事件91名政府及企业责任人被问责”的报道。报道说,周生贤表示,环境保护部今年将集中精力优先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全面排查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综合治理重金属超标土地。今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抓紧制订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施考核办法。
当天,法制日报还推出的题为“探索跨省界水环保赔付机制我国将完善环境税税制设计”报道说,周生贤1月25日坦陈,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10年,环境保护部将启动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包括,正在配合财税部门完善环境税税制设计;在环评上,凡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受理。
新华网说,“以奖促治”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政策创新,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2009年环保工作深入落实“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已提前一年实现。[page]
环境监测工作如何强化?
2010年将如何强化环境监测工作?人民网节选了周生贤在“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文章说,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的决战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年。最近有关部门将给予环保工作更加有力的支持,有“三件好事”:一是中编办正在研究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有望很快出台。二是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对基层环境执法和监测业务用房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三是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正在研究落实深化“以奖促治”,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整治规模的实施方案。
在环境监测工作方面,人民网还报道说,将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深化环境质量监测,做好环境应急监测;拓展环境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应用范围,推进“天地一体化”进程;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工作。举办好第一届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全面提升环境监测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法制日报说,我国将对重金属污染源开展监测工作,地方环保部门要“努力实现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中国新闻网说,环境保护部在新年开局以环办2010年1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其中重点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第一财经网也进行了类似的报道。文章说2010年将尝试开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监测工作。环境保护部将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测立法、政策、制度、规划和能力建设工作的力度,出台《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配套政策,完善环境监测制度,加快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研究和编制,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公布重点流域和环保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
新华网报道了江西增设13个监测点加强鄱阳湖水质监测。
青海新闻网报道说,青海政协委员建议应尽快建立公安、质检、商务、环保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机动车排污监管力度。
绿色世博会有何亮点?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什么环保科技亮点?有关绿色出行、低碳建筑和科技产品等方面的报道已经将低碳概念赋予了本届上海世博会。
“世博绿色出行碳计算器”助市民绿色出行。新民晚报刊载了绿色出行网的网址,并告诉读者如何点击此计算器算出每次出行的碳排放量。报道说,世博绿色出行项目办公室同时发起“绿色出行”呼吁。
人民网报道说,“世博绿色出行”活动自去年5月开始,延续至世博会闭幕后的明年3月,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创下群众性低碳运动历史之最。
新浪网评论道,上海世博会精心设计推出的碳计算器将成为目前已经存在的碳计算器中,使用范围广泛、国际化、极强交互能力的出行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工具。
世博轴项目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园区的中央立体交通轴线。科技日报报道说,6个“阳光谷”贯穿世博轴各层建筑平面,可将倾泻而下的自然光、流动的空气引入建筑内部和地下空间……
人民日报报道说,落户世博园区的中国第一座零碳建筑——上海世博伦敦零碳馆汇聚最新节能减排技术,由可再生能源完全支撑运营。
新华网在报道“世博科技行动计划”时说,绿色能源、低碳排放成为首要目标,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将实现“零排放”,园区内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30%。此外,还拟实现世博园区的生态和谐与资源综合利用。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