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石化进军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建设

点击:900 时间:2010年2月24日 来源:财新网

        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再添劲旅,旧能源巨头中石化已以北京为突破口,进军纯电动汽车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


        来自北京市科委的消息称,为保障北京纯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中石化已与北京市政府合作,共同推进纯电动汽车用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负责项目推进和运营的子公司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首科)2010年2月2日完成工商注册手续。该公司由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内,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


        项目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并利用中石化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逐步增加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的数量,将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扩展到北京全市,并进而扩展到河北、天津甚至更大范围内,以加大纯电动乘用车的活动半径,加快纯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


        为解决纯电动车充电站运营成本的问题,中石化首科计划采取“以油带电、油电结合”的发展运营模式,即以油品经营来带动充换电业务的发展。但包括改建数量和具体选址等详细规划尚没有出台。


        在中石化之前,先期进入纯电动汽车充电站业务的还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海油等中央企业。国家电网2006年即在内部试点建设充电站,目前公司已制定电动汽车推广计划,确定2010年内在北京等27个地区建设75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和6209个充电桩,以此探索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模式和运营模式;南方电网在深圳建设的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桩)也于今年初建成投入运营,共启用2个充电站、134个充电桩。


        而与中石化业务结构最为相似的中海油,也在2009年7月,斥资50亿元投向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其在天津新建20条电池生产线。2009年8月,中海油又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加快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整车系统、充电站建设及运营等业务领域的步伐。目前,中海油也正考虑为电动车建设电池更换站,拟在全国建设网络的可能性。


        与中央军团对应,湖北省电力公司、江苏南京供电公司等地方军团也于近期启动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试点工程。


        新能源汽车产业似乎正在“异军突起”。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导向的明朗化。2009年初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中国要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其销量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2009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


        安永会计事务所中国汽车市场拓展主管凌白朗(Brian Link)向财新传媒预测,如果中国的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到位、车辆的成本有竞争力的话,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2010年有突破性增长,消费和出口潜力都将得到巨大释放。


        不过,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则在《中国改革》撰文劝诫称,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避免“一窝蜂”倾向。产业的推进必须要有缜密的规划、完备的技术标准和有效的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