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油价的“起起落落”早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每当油价有“风吹草动”,网友肯定“愤愤然”,网上必一片“质疑”之声。即使在此次成品油价在上个月29日下调之后,网上依然有舆论认为“下调幅度太小”,“油价还是比美国高”。
油价到底是美国高,还是我们高?人们争论来争论去,毫无结果,“专家打架”,各执一词。依笔者之见,这个问题完全就是一个“伪命题”,中国和美国的油价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互相比较,一无意义,二无必要。国情不同,自然应有所不同。
在笔者的上一篇文章《国内成品油价格何以一涨再涨?》中,笔者就认为,“低油价”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成品油价格反映出资源性产品的真实价值,无疑将是大势所趋。而网友们对油价的相关“质疑”无疑是想回到“低油价”的时代,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实行“低油价”的政策?
对于我国来说,未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瓶颈就是能源和资源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从需求上看,根据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预测,到2010年,原油消费总量将达到3亿~3.2亿吨。但是,我国石油资源匮乏,总储量约为1072.7亿吨,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0,目前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
那么在石油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极高的国情下,我们能不能搞“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低油价政策?我们要不要在这方面学习美国呢?
绝不可以!从横向来看,如果中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恐怕都难以满足中国石油需求,实行低油价政策无疑是“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且,美国之所以能实行低油价政策,根本上来说,是由美国超级大国的国家实力决定的,而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不具备这个实力。
从纵向来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我们要想让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实行“节能减排、效率优先、环境友好”的能源政策,而低油价政策恰恰是一个“铺张浪费”的政策。美国政府施行的低油价政策——给石油企业巨额补贴,并征收“国际超低水平”的汽油税,这使美国人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习惯。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4.6%,而能源消耗总量约占了世界的25%,这种“铺张浪费”的习惯我们养不起。[page]
“和美国比油价”的论调大致是从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后、处于低位时开始,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历史”。 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时候,国际原油价格很高,美国油价随之居高不下,但当时,我国为了保持物价水平不对老百姓产生冲击,一直坚持了油价控制的措施,我们的成品油价没有随国际油价的暴涨而上涨,明显比美国油价低很多。为何在那个时候,没有人出来喊“和美国比油价”,根本原因还是很多人的“低油价”思想在作崇。
我们现在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根据我们的国情特点具体制定出来的,每个国家也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不同的油价政策。美国实行低税率的油价政策,然而欧洲却在实行高税率的油价政策,现在的汽油价格大约是每升1.4欧元,差不多14元人民币,汽油税达到75%。那么缘何没有人听说欧洲人抗议他们的油价,叫嚣着要和美国比一比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国人思想意识里的“唯美国论”。美国油价机制中的一些具体措施虽然对我们有借鉴作用,但不一定适合中国,这种“照搬照套”的想法只会是“自讨苦吃”。
国人“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习惯由来已久:石油资源消耗过多,浪费现象突出。据测算,目前每生产100万美元的产品,中国需要花费的能源是美国的2.5倍、欧盟的5倍、日本的9倍。这种建立在低廉的国内要素价格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要想继续保持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必须对旧的发展模式予以改变。
只有发挥成品油的价格杠杆作用,才能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只有实行“节能减排、效率优先”的能源政策,才能推动产业部门在技术进步方面作更多的努力,为清洁生产和新能源开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