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空调产业的节能元年。如果我们把今年与去年各个空调厂家在卖场的宣传海报稍加对比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在去年,企业向消费者兜售的五花八门的产品概念令人眼花缭乱,但在今年,以往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硝烟弥漫的概念战如健康、时尚、高端等等都几乎销声匿迹,空调企业的攻坚战都主动或被动地集中在一个“战场”之上,那就是高效节能。
从2008年新的冷冻年度开始,在家电下乡对空调的等级限定为3级以上后,空调厂商和消费者的注意力就逐渐被锁定在节能主题上了。中国空调业的这个转变是必然的,其原因首先是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了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并在家电下乡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具体实施中,对空调的能效等级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其次空调新能效标准极可能在明年推出,这被业界称作“能效大限”,由此空调业将通过节能减排引发一次彻底的产业洗牌;再次就是在国家推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一线空调厂家有的通过与外企的技术合作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变频攻势”,有的则主推节能和省电产品,厂商在节能主题方面的蓄能在2009年得以全方位的释放;同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高能效空调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这对空调市场的走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机会往往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海尔空调在行业中并不具有完全的优势,但在2009年,通过自身的战略、技术、产品和管理优势争得了先机和制高点,海尔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空调节能元年的领跑者。
作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从1985年生产制造空调开始,海尔就将“节能”深深植根于每一个细节,在不断的发展中尝试自我突破与创新。从战略到技术、从产品到管理模式,海尔都呈现出实现企业与社会共赢、真正履行“绿色”承诺的勇于创新、率先担当的特色。
战略领跑坚守节能环保和长远发展
战略是实现节能的“指路灯”。海尔始终坚守节能环保的长远发展战略,当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和实施节能惠民工程时,海尔获得了充分的产业发展空间。
就在海尔节能环保战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家家电下乡、节能空调补贴等一系列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的出台,让海尔坚定了走高效节能路线、做节能惠民工程带头人的决心。在国家实施高效节能空调补贴之初,海尔就提出“3个月30%”的目标(国家希望用3年时间使节能空调占有率达到30%,海尔要争取用3个月时间自占比达到该目标),这一目标比国家期望的时间提前2年零9个月。事实证明,短短一个多月,海尔就提前完成了30%的目标,且零售量持续领先。截至目前,海尔空调节能产品已占自身总量的60%,是第二、三名之和的两倍。
海尔空调国内市场部部长苏明说:“海尔之所以把节能放在战略的高度,是基于一种为客户负责、为社会负责的理念,在10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节能技术的研发,战略部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多年的积累。”
技术领跑全球研发保持创新引导力
技术是实现节能的必由之路。自1993年起,海尔就走上了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储备的征途,目前,海尔在全球共拥有8大设计中心,30余位来自中、日、韩等地的全球顶级节能专家资源以及全球包括中国宝钢、日本三菱电机、美国霍尼韦尔等在内的6大顶级上游节能供应商资源。而在技术创新方面,海尔始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从1993年中国首台变频空调问世到1998年成功研发出120°方波直流变频技术,从2003年在行业内率先成功研发出180°直流变频技术到2008年7月行业首个“智能调速省电(SVE)技术”实现省电59%……海尔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一次次领先,使其成为空调行业的风向标和节能减排的急先锋。
除了在节能方面的创新外,海尔还始终致力于环保技术的探索与创新。早在1998年,海尔就率先推出无氟环保冷媒R407C,提前获得欧盟绿色通行证。2000年,海尔又领先一步,推出具有最先进的R410A新型无氟制冷剂的环保空调。目前海尔在无氟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应用已经超越了国内同行业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使用一台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的海尔空调,1年节约的电量相当于少排放850千克二氧化碳,如果消费者使用海尔空调达到12年,那么就意味着少向大气层排放10.2吨二氧化碳。而据权威数据显示:一棵大树在60年的生命周期内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照此计算,1台海尔高效节能省电空调为地球消除的二氧化碳比10棵大树在60年里吸收的还要多。
海尔研发部部长表示:“全球的研发团队保证了我们在技术上的三大优势,一是能最快获取到全球最新的技术资讯;二是我们的团队成员的技术研发实力确保了在行业的领先优势;三是我们能够迅速摸准行业发展脉搏,为消费者提供最需要的产品。” [page]
产品领跑满足日益增长的节能需求
产品是实现节能的最好诠释。在产品方面,海尔始终以用户的消费需求为导向。2009年国家家电下乡、节能空调补贴等一系列财政补贴政策推广实施,为进一步推动国家节能减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海尔通过准确把握城乡消费者对节能空调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高效节能省电空调的普及惠民风潮。
家住平度市万家镇的张大妈家就是节能惠民的受益者之一。因儿子常年出外打工,家里就剩下老伴、儿媳和她。常年患病卧床的老伴身下散发着难闻的气味,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扇扇子、吹风扇根本无法驱散。“早就听人说空调对房间换气有好处,但很耗电,而且最重要的是操作起来很麻烦,我和老伴眼睛都老花了,遥控器上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字根本看不清啊。”像张大妈这样急切想买空调但又不敢买的人在农村比比皆是。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海尔迅速成立了一支由16人组成的“老乡空调”研发团队,这个团队与以往组建的研发团队有所不同,其中除了日本、韩国的专家和海尔的开发人员8人外,其他8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老乡。通过近1年的努力,一款针对老人、妇女使用的具有“智能一键通”功能的省电空调诞生了。只要你按下这款空调遥控器上的一键通键,空调就开启智能换气功能平稳运转。该空调还采用了行业独有的“智能调速省电(SVE)技术”,它的节能省电效果突出,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通过实地对消费群体的深入了解,海尔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008年7月,国家正紧锣密鼓酝酿出台强制性空调能效标准之时,海尔率先停产3级能效以下空调产品,全面转入高能效空调的研发与生产。2009年3月,海尔又率先在行业淘汰4级、5级高能耗空调。目前海尔所有型号空调已全面实现了高效节能。
海尔通过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节能环保的需求,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2006年,美国刚刚开始实施买节能空调获政府节能补贴的政策,海尔空调就凭借比美国“能源之星”标准还高12%的超高能效比,获得了美国各州最高达20%的节能补贴;2008年,意大利政府推出节能返款政策,海尔空调以先进的180°正弦波直流变频技术和领先的“智能调速省电(SVE)技术”获得了当地政府55%的节能补贴,成为当地政府力荐的高效节能省电品牌。美国著名电器杂志《Applaince》日前大篇幅报道海尔在节能方面的杰出表现,在当地消费者中产生积极反响。
管理领跑即需即供远离高库存压力
管理是实现节能的“金钥匙”。对于海尔来说,节能是一条持续而长久的发展之路,不仅仅是战略、技术、产品层面要为实现节能降耗创造条件,企业管理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节能惠民工程同样具有决定性的带动作用。
当国际金融危机在2009年全面爆发之际,空调几乎成了家电行业中最受伤的板块:经受出口受阻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金融危机对房地产的影响等等,面对2010年即将到来的空调能效升级的考验,同时还要承受久久挥之不去的梦魇——— 1300万的高能耗产品库存,如是种种。当行业开始经受一场库存大战的时候,海尔却轻装上阵、沉着应对。这一切,都得益于海尔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
早在25年前,创业阶段的海尔就开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过着“每天都是危机重重”的日子,如此才成就了今天的海尔。张瑞敏讲:“我们要像卖海鲜一样卖空调。”
当前市面上销售的库存产品中4级、5级高能耗空调占了80%,而海尔却独善其身,因为海尔早就在行业内率先取消了库存。这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分不开的。海尔进行了全面的流程再造,积极推行“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创新商业模式,始终按照订单来确定生产,不仅减少了原材料价格浮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和成品库存压力,更确保了在任何时候技术与产品的领先地位,这与目前行业内一些品牌仍旧将每年的2月、3月、4月作为空调生产旺季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海尔空调直接面对客户需求,做到了每周定单进、销、存的均衡、合理,实现了企业、客户、用户三方的共赢,带动客户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大幅提高,企业自身得以高速发展,在过去的冷冻年度一路领先,成为空调节能元年的最大受益者。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