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酒泉开建“陆上三峡”常年风沙吹来绿色能源

点击:1798 时间:2009年8月10日 来源:人民网

  沿着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进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境内,公路两侧,巨大的白色风车林突然跃入眼帘。在戈壁亘古吹拂的劲风中,长达40米的叶片转动不停。不远处,巨大的输电线塔一路延伸向远方。

  酒泉,全国第一家正式获批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按照规划,2020年酒泉市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而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届时,酒泉风电的装机容量将接近三峡电站,成为名副其实的“陆上三峡”。

  年有效风速超6300小时

  酒泉面积19.4万平方公里,几乎有两个江苏省大。境内戈壁连绵,资源匮乏,唯一不缺乏的就是常年的风沙,“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1996年,玉门洁源风电场竖起了4台来自丹麦的大风车。经过13年的发展,酒泉已建成风电装机容量76万千瓦。按照建设规划,到2015年酒泉建成风电装机1271万千瓦,项目总投资将达1200多亿元。

  风,从更远的地方吹进河西走廊,年平均风速每秒5.7米以上,年有效风速超过6300小时,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瓜州县中电国际风电场总经理徐广生解释风机的工作原理:“风带动叶片转动,再带动电机发电,然后通过地下电缆直接送到变电站升压上网。风机建成后可连续发电20年,除了维护成本,几乎不再需要任何资源性投入,对生态环境几乎无影响。”

  大企业纷至沓来圈地掘金

  夏季的玉门,骄阳似火,新市区却到处绿树成荫。距市区不远的低窝铺风电场,巨大的风车“森林”正迎风起舞。值班长王健说:“甘肃省第一座示范性风电场就建在这里。现已建成装机容量21万千瓦。如全部投入运行,年可发电约3.52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

  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端,被称为风口,常年大风被人们当作自然环境严酷的佐证;现在,风成了能源开发的主角。玉门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在2000万千瓦以上,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中,拿下了251万千瓦的份额。

  中国节能风力发电投资有限公司昌马20万千瓦特许权项目现场,全部134台风机已完成基础建设,68台风机吊装完毕。今年,玉门又有5个总装机容量80万千瓦的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大唐、华能、中海油、中电国际等企业,纷纷赶赴这片资源土地,圈地掘金。 [page]

  三万平方米叶片厂百天落成

  在玉门低窝铺风电场,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1000千瓦风电机组在强风中稳定运行。这台风电机组,发电机是兰州电机厂生产的,而整个机组的控制系统和塔筒、叶片,都由兰州电机厂自主集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酒泉市区西侧不远处,就是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这个2008年4月份才正式开工奠基的产业园,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张。短短一年间,已有12家企业破土兴建。

  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经理杨洪忠说:“这个厂今年4月2日正式动工,99天以后,我们就把叶片模具从北京总部运到了酒泉。”单体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厂房被一分为三,长达40米的叶片模具静静地躺在中间。两端的厂房还在抢工建设中,机器轰鸣、工人穿梭;而这里的技术员已开始调试模具。抢时间,就是抢市场、抢效益,这个百天落成的叶片厂,正生动诠释着风电装备制造业巨大的市场吸引力。   李战吉  杨  森[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