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上海百万市民环保大培训

点击:1693 时间:2009年8月10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迎世博,创环保模范城市”百万市民环保知识培训活动日前在上海启动。

  世博会缘何与开展环境宣传教育联系在一起?上海市是通过哪些手段对市民进行环保培训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相关人士。

  旨在体现上海市民精神风貌,展现绿色世博魅力

  上海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迎世博,创环保模范城市”百万市民环保知识培训活动,是上海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举办一届环境友好的绿色世博会的重要内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绿色、环保”又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看点,因此,利用世博会这一契机向公众宣传环保,成为了上海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之举。

  同时,环境意识的高低体现了市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对市民进行环保培训,可以让人们形成“了解环保、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从而把上海市民的精神风貌以及城市的文明水平展现给世人。

  依托全市社区教育系统,分层次、分类型开设培训课程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百万市民环保知识培训活动是将环境教育纳入市民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长效载体。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以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市级业务指导机构,以全市18个区(县)社区学院,216个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以及5000多个居(村)委学习点为主体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环保知识培训就依托这一社区教育系统,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计划到2010年底,吸引全市100万市民参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市1800多万市民延伸。

  今年4月~6月中旬,上海市环保局和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已在18个区县的26所社区学校及下属的数十个村居委教学点开展了试点培训工作,培训居民总数达到5000人次。为了给市民提供权威、专业的环保知识,主办单位还组建了一个环保知识宣讲团,由上海理工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专家、教授组成。宣讲团深入教学点,通过面授培训、带领市民观摩环保影片、组织市民排演环保戏剧等形式,把环保知识带给参与培训的市民。

  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环保活动也是市民环保培训的重要形式。比如“市民环保知识竞赛”和“我为环保献一计”等大型活动,能够让人们亲身参与环保,从而进一步树立环境意识,提升环保素养。“宣讲团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比如他们会把社区居民带到上海的环境教育基地,开阔眼界,增长环保知识。社区里开展的利乐包装再利用、节电大比拼等活动,也让人们从身边小事践行环保。”一位参与环保培训的市民告诉记者。

  诠释绿色世博理念,在广大市民中树立环境意识

  在培训的过程中,“绿色世博”成为了主题词。比如,专家们会向居民们介绍世博会和环保的关系,历届世博会在选址、场馆建设中融入了哪些环保理念,上海市政府又是如何在世博会申办、筹备的过程中向人们诠释“绿色”等内容。

  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培训中,我们开发了多种媒体的教育资源。为了配合培训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我们为每个培训点配发了“百万市民环保培训包”,这其中包括‘一个教学光盘,《后天》和《水啸雾都》两部环保电影,环保知识指南、市民环保培训签证、培训满意度测评表3份教学资料’。”为了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他们还设计了网络精品课件,制作了教学电视片,并通过“上海终身学习网”的“百万市民环保培训”主题网页,供市民快乐学习、自我测试、主动参与。另外,主办单位还在活动开展的同时,进行“市民环保培训项目的实施管理模式研究”及“市民环保培训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两项课题研究,为科学管理培训活动、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前瞻性研究、数据统计以及技术支撑。 [page]

    专家点评
                          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
                              环境教育沉淀城市财富

  记者:上海利用世博会这一契机对广大市民进行环保培训,您对此怎么看?

  张建宇:利用世博会这一契机对广大市民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及时的。首先,奥运会与世博会这样的重大活动可以吸引公众的目光。第二,中国人自古就有好客和把最好一面展示给来宾的传统。改善身边环境,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各方来客是人们的共同心愿。第三,由于近年来国家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气候变化的问题深入人心,公众已经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有获得更多环保知识的需求和愿望。

  记者:对公众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是否要选择适当的机会,学会借“东风”?

  张建宇:环境宣传教育应该借助像世博会这样的“东风”,如果抓住好机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为环保宣传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可以打造更加精彩的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进而沉淀为长期的城市财富。但只有平时的工作打下基础,关键时刻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记者:针对世博会,美国环保协会也开展了一些环保宣传活动,有什么创新的做法?

  张建宇:美国环保协会和上海市世博局以及上海市环保局一起开展了“世博绿色出行”活动。这个活动有3个创新,一是量化。人们减少交通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可以量化计算的。二是补偿。通过市场的手段,帮助那些有意愿的个人和企业通过购买碳信用的方式,补偿他们的碳排放,实现低碳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三是时尚。我们希望把“世博绿色出行”打造成一个时尚与教育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活动。我们的网站、服装和礼物的设计都很前卫时尚。活动范围也很广,从普通民众到明星。我们要用时尚的符号诠释“世博绿色出行”,让更多的人主动加入进来。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有很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和赛事,您认为各地应该怎样利用这些机会宣传环保?

  张建宇:国内其他城市应借助这些国际会议和赛事等机会,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的环境宣传教育方式。相信奥运会与世博会提供的丰富经验,可以供其他城市参考借鉴。
  
  编辑手记
                        世博会将带来什么?
                                      李维
  2010年,当上海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时,我们开始思考,世博会究竟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成功的世博会能给主办国家带来滚滚商机,能推动其国际贸易和合作,能加速城市建设的步伐。不仅如 此,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呈现出一个独特的城市符号,给世人展示一座城市的形象。本届世博会给了上海展示形象的机会,城市的高速现代化、人们的高质量生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上海更想把“绿色世博”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更是通过上海市民良好的文明素质和较高的环境意识得以展现。

  利用世博会这个机会开展百万市民环保培训,让环保走进社区、走进市民,将极大地提升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我们相信,世博会终将给上海带来这样一笔精神财富:当世博会的大幕落下,留在人们身边的不只是那些世博会的园区和场馆,还有已经落实在行动、留在人们意识中的环保理念。    蔡新华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