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绿色之光照亮建筑节能之路

点击:1276 时间: 来源:中国建设报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达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如果不节能,这些建筑的能源的需求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等于4.5个三峡发电站的发电量。由于我国99%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型,写字楼平均能耗是欧洲国家的7~8倍,日本的10倍。因此,以节能为特征的绿色建筑,就成为我国建筑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2006年颁布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2008年《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生效后,借助标准之力,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也逐渐驶入了快车道。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积极开展节能活动。6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向部机关各司局、部属单位发出通知,要求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2009年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方案》。其实,民间的类似活动更频繁。5月21日,飞利浦照明就主办了“绿色之光点亮未来”绿色办公建筑研讨大会,与标准融合的先进技术与创新的金融手段,成为这届大会的亮点,也将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继续发展的“新动力”。

  技术+标准=动力

  2008年,中国政府发布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三分之一左右和推动绿色产业以及保护环境有关。在未来10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改造的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这个巨大市场的存在,将不但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引擎之一,更将成为改变未来中国社会面貌的重要动力。

  而绿色建筑科技和综合解决方案的发展,也在展露这个市场的乐观前景。以照明为例,如果在欧洲办公楼宇照明市场,使用高效的照明方案,则每年可以节能10亿~20亿欧元。一向以市场反应敏锐著称的飞利浦照明,计划到2012年投资10亿欧元,在节能产品领域研发及通过一系列策略性的长期合作和并购来巩固自己在节能照明领域的领先地位。

  “绿色转换”是飞利浦照明正在进行的一项长期的绿色照明推进项目。在实现了全面的节能照明之后,办公室、学校、工厂等场所的照明耗能将达到降低40%%的目标。仅在办公室照明领域,飞利浦就已准备了包括先进的LED光源为代表的多种解决方案,既能顺应建筑界最时尚的设计与装修风格,又能在节能的同时让身居其中的员工效率倍增。

  融资,消解阻力的突破口

  绿色建筑的收益虽然诱人,但是初始投资比现有设备投入高却成为绿色建筑进一步迅速推广的现实障碍。“谁来买单”成为决策之前需要反复衡量的问题。

  政府补贴是有效途径之一。2008年,中国政府推出了国家财政补贴推广节能照明的项目,全年5000万支节能灯的推广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预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今年,国家更是将推广目标设定在1亿支,而且推广范围更是扩充到家居、办公室、工厂等更多的领域和行业,使得广泛的社会阶层能够以经济的价格体会节能照明的优越性。

  但显然,如果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补贴上并不现实。绿色建筑市场的扩容,更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和创新的思路来实现。飞利浦电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营销官梁汉峰先生提出了飞利浦的新理念:“我们不仅要在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上给予消费者全面的解决方案,在飞利浦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才是更主要的努力方向。因此,我们不但提供产品,还将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那些希望进行绿色建筑投资、改造照明设施而缺乏初始资金的用户启动项目。”融资可望成为打通瓶颈的突破口。

  在中国的绿色建筑的未来图景中,标准成为主要的推力。但在标准之下,作为一项收益在未来的长效项目,绿色建筑的发展既需要先进的技术为依托,更需要得到财政方面的实际支持。只有标准、技术、资金三翼齐飞,节能的绿色之光才会照亮建筑的节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