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研究规划部经理张昭贵周四称,中国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确立全国范围的碳市场。
张昭贵在一场在京召开的会议间隙告诉路透,包括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全国已有20家地方性环境交易所希望借助国家的节能减排行动获益。
不过他表示,要确立一个健全、成熟的二氧化碳市场,国家需要采取更多行动。
他说:“我认为这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因为政府仍未完成规范碳交易、确立交易标准所需的政策措施。”
本月稍早,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了一个自愿减排交易平台,这是启动国内碳交易的诸多尝试之一,但说服国内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参与进来并非易事。
张昭贵指出,碳市场的推动力不是自主自愿的行动,而在于国家碳减排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这一碳强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这一目标,我认为根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