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60个微水电CDM项目在四川凉山启动

点击:648 时间:2010年7月21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7月11日, 四川省凉山州大熊猫保护区周边社区微水电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凉山州越西县举行。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项目执行副总监凌林透露,今年内,该基金会将在凉山州申果庄省级大熊猫保护区周边社区资助建立60台微水电站,明年还将有另外60台微水电站建成使用。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减少薪柴的使用,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据了解,微水电项目是一个新兴的模式,它以农户为单位,建设功率为3至5千瓦的微型水电站,电站产生的电能将替代薪柴,用来照明、取暖、做饭、煮猪食等,从而逐步降低农户对森林薪柴的依赖性,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与此同时,国际碳交易认证机构将对农户每年用微水电替代的不可再生薪柴资源进行评估、认证,并根据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的规定和方法,计算通过微水电项目减少的碳排放量,把减少的碳排放量投放到国际市场,由需要减排的企业或政府购买这部分碳排放指标,最后再把销售这部分碳排放指标所得的收益用来维护微水电或进一步开发微水电,扩大项目范围,加大减排量,达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目的。  
 

  据悉,这是四川省范围内第二批建设的微水电项目。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就资助越西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购买安装了7套微水电设备,共21户农户受益。通过后期调查,相较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使用微水电的农户大量减少了薪柴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