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近日在中国漠河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上透露,针对北方生态脆弱和维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将重点加强北方和沿海两大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构筑以三北防护林为主体的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屏障,和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防风消浪绿色生态屏障,以形成东西南北纵横呼应、优势互补的生态建设格局,把全国置于两大生态屏障的保护之中。
中国加快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是为了确保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生态良好的国家。届时,全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以上,50%以上可治理的沙地得到有效治理,6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重点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发展,森林碳汇功能得到明显提升。
三北防护林
覆盖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几年前,沙土还能埋俺家半扇门呢!如今出门见绿树,沙尘少了,环境好了,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柳杨堡乡上土沟村农民马金云说。近年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宁夏防沙治沙取得明显突破,林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这一工程的建设范围广,包括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达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规划期限长,从1978年至2050年共计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建设任务重,规划总造林3508万公顷,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并有效控制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北防护林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启动最早、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区分布着中国83%的荒漠化土地、85%的沙化土地,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67%,是全国受风沙和水土流失侵害最严重的地区。
工程建设之前,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了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据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0.51%,林木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提高到13.9亿立方米,给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经济和生态带来巨大变化,沙漠化蔓延趋势开始得到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大幅度下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page]
如今,三北防护林工程已进入第四期,涉及范围扩展到590个县,区域跨度更大,占国土面积42.4%。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陕、甘、宁、内蒙古、晋、冀等6省区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进入了改造利用沙漠的新阶段。[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