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调查 绿色生活方式受追捧

点击:2080 时间:2009年9月2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由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的市民环境意识抽样调查结果日前“出炉”。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较强,积极践行绿色出行、使用环保购物袋等绿色生活方式。

  八成市民选择公共交通

  调查数据显示,世博会所倡导的绿色出行的理念已渐为广大市民所接受。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市私家车的拥有量越来越高。2008年末,在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中,个人汽车达到59.69万辆,比上年增加19%。但是,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汽车尾气污染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上海市环保局积极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举措受到市民好评,市民亦身体力行,履行绿色出行义务。有84.3%的受访者采取搭乘公共交通和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值得一提的是,拥有私家车但又不把私家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受访者中,有5.4%的受访者是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有44.4%的受访者表示在购车时会考虑购买排量1.6升以下轿车。

  绿化建设获好评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市的绿化面积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

  2008年末,上海市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42万公顷,绿地覆盖率达到38%。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和市环保局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发出“人人行动,添绿上海,共迎世博”的倡议,在倡导市民参加种绿、爱绿、护绿、养绿等行动的同时,也大力提倡市民进行“身边增绿”(即在家庭、单位、居住小区内种植绿色植物)。受访市民对此普遍认同。

  此次调查也涉及了市民在绿化环境方面的做法。当问及最近两年中是否参加过植树活动的问题时,尽管只有15.2%的受访者表示曾参加过植树,但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的家里、单位或小区种植绿色植物,并有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同这种行为也是一种绿化环境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市民更愿意从家庭做起、从单位做起、从居住小区做起,为改善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近九成市民自带购物袋

  自去年6月国家实施“限塑令”以来,经过一年多的适应过程,大部分的市民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调查显示,有8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会自备购物袋。但在农贸市场的相关情况则不容乐观,虽然有41.2%的受访者自备购物袋,但仍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使用摊贩提供的塑料袋。

  有关专家称,“限塑令”只是初见成效,同时,应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执行力度,以更好地引导市民培养自觉环境意识,使“限塑令”政策的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page]

  电子垃圾危害成热点

  上海市民比较关注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又有46.9%的受访者表示在处理电子垃圾时,主要关心“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如果有比较方便的途径,市民会选择对环境更有利的方式,有52.4%的受访者表示在处理电子垃圾时主要考虑的是“方便因素”,只有7.7%的受访者主要考虑“价格因素”。

  “绿色账户”理念得认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到678万吨。做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工作,已成当务之急,而垃圾分类是做好减量化、资源化的前提。

  今年,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发起了“绿色账户”的活动,即市民定点定时将家中废弃的电池、玻璃瓶、饮料纸包装、过期药品等可回收的垃圾兑换积分,换取相应的小礼品,增强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问及如果在居住地附近有可以收取可回收垃圾并能换取小礼品时,有79.7%受访者表示“会收集好了上交”。这说明“绿色账户”的理念完全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专家建议上海市应该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组织各种公益活动,鼓励和帮助市民参与到垃圾回收的队伍中来。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当问及“您对上海的环境保护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时,有五成以上的受访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内容涉及到: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环境意识;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控制车辆尾气的排放等。[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