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无锡新建住房"捆绑"太阳能

点击:1286 时间:2010年11月1日 来源:太阳能联盟网

  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拥有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昨天记者从太湖治理重点推进会上了解到,未来三年,通过多方规划,无锡力争建成生态文明先驱城市。


  【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大行其道


  无锡已经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未来无锡将在生态路上走多远?昨天的会议给出了“三年计划”。清洁能源比重将显著提升。到2012年,原煤越来越不吃香,其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例将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3个百分点;燃料,咱用混合的。混合燃料消费量占常规汽柴油燃料消费总量比重达到5%,而天然气年消费量达到15亿立方米以上。


  明年“黄标车”无锡难行


  备受市民关注的“黄标车”明年限行区域方案正在进一步论证之中。据统计,无锡市区共有各类汽车约35万辆。截至10月中旬,已有31万余辆领取了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即通常所说的“绿标”。目前市区已有6个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点,市环保局计划新增2个新车上牌发放点,日发放能力2000个。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中,已经提前报废黄标车2000余辆。根据统计,市区范围内,黄标车的保有量大约在7万辆左右。这批车辆明年1月1日起将像在南京、常州那样面临区域限行,具体的限行区域方案,目前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之中。


  明年“黄标车”在无锡将像在南京、常州那样受到种种限制。公交车、公务用车全部淘汰“黄标车”。新增出租车、公交车、校车等则鼓励使用无锡研发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建筑、拆迁、市政等施工现场和道路运输,扬起的灰尘,可要付出经济代价。扬尘排污费将全面开征。餐饮娱乐行业引起的大气污染,市民可以积极举报。


  【大气治理】


  12家企业“退城出市”


  我们要呼吸新鲜的空气。“蓝天工程”的实施,也将借环保之名,深刻地改变着无锡。比如工业布局的调整。截至目前,市政府锁定的116家重点搬迁调整企业进展顺利,其中包括12家“退城出市”企业。8月份锡钢正式停产;9月份硫酸厂正式停产,格林艾普部分生产线已经停产,年底正式停产,石化总厂已经完成签约评估工作。


  一天两次湿扫治灰尘


  扫大街现在可不是环卫工人们拿把扫帚就能干了。无锡的大街如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人行道除外)50%以上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清扫。无锡已经有10辆国内外最新颖的环卫洗地作业车辆正在“服役”。扫路车一天两次湿扫作业,高温期间增加洒水作业次数,正是要让灰尘乖乖地呆在地面上。截至10月15日,相关部门共整治查处抛洒滴漏2806起,整治查处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1113处,暂扣建筑渣土运输车辆1541辆。


  秸秆进厂变能源


  今年秋收时节,市民可能很难再看到往年那气味刺鼻的秸秆焚烧了。无锡今年将完成建设秸秆收储站7个(集中在江阴和宜兴),可年收集秸秆5.12万吨;秸秆沼气集中供气项目1个,位于宜兴,可以为100户农户提供沼气;秸秆固化成型则可年生产燃料0.4万吨,消纳秸秆6000吨。高新技术企业的“黑烟”自然有高科技来监控。新区废气源中已有6家安装厂界废气污染在线监控系统,另外计划在高新区B区安装一套在线高空视频,监控该区域“冒黑烟”现象。[page]


  【生态文明】


  九成公共文化设施免费


  生态文化方面,无锡将出现“十五分钟文化体育圈”,并且到2012年,九成以上公共文化设施将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比如今年建设完成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中国民乐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2012年前建成的中国泥人博物馆。荡口、礼舍争取入围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鸿山遗址、阖闾城遗址建设生态遗址公园,争取2012年鸿山遗址列入十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生态科技无锡创造


  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核心技术无锡人自主创新。3年中,节能式污水(中水)超滤膜开发、户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产业化、太湖十八湾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蓝藻机械化打捞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研究等核心技术都由无锡人掌握。兆瓦级风力发电、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将在三年内迅速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为国家感知中心,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也将用于打造“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的平台,2012年完成三期工程。


  新房“捆绑”太阳能


  三年内,市民也许在无锡的宾馆、饭店很难再用到以往习惯的一次性牙刷等。而我们所住的房子也将更为的节能。新建12层及以下民用建筑(甚至包括农民拆迁安置房)将“捆绑”太阳能,采暖空调、光伏发电。地表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将推广应用。农村地区也将增加利用太阳能或者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至少利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到2012年,将有200万平米以上的地区作为可再生能源建筑的示范。


  【水域治理】


  清河行动尚存困难


  还有两个月,2010年即将过去,17个政府职能部门共97大项(60小项)环保重点工作已完成91.7%以上。而由市水利局牵头的“清河行动”,由于受到城区崇安、南长、北塘三区截污工程进度缓慢影响,竣工时间有可能超出预期。


  那么地处主城区的这三个区截污到底做得怎样?相关负责人告知,崇安区境内涉及到“清河行动”的五条河,分别是塔影河、北新河、大寨河、前胡村浜、柴巷浜。北新河淤积严重,今年1月初河床淤泥直抵水面,眼下整治工程已清淤33万立方,工程量完成达90%;与之不相称的则是,河道周边污水截留工程,排水区完成率仅为68.9%。该区共有538块排水区,已有283块通过达标验收,占到53%。而南长区排水达标区方案通过审核199块,正在施工83块,竣工116块,通过验收82块。北塘区排水区已完成129个,完成全年任务的61.4%。


  记者从负责控源截污的市政部门也了解到,城区内截污的“老对手”还是城中村。比如59个排水达标区建设中就遇到了71个城中村,每天排放污水近5000吨。以快速内环为界,内环以内涉及到35个排水达标区,周边有53个城中村,每天排放污水2800多吨。快速内环以外的城中村每天排放污水也有2000多吨。实际工程推进过程中,市政部门发现,沿岸有不少违章建筑,道路狭窄。部分地区管线老化,排列混乱,进行雨污分流相当困难。比如新区负责的“老大难”河流冷渎港和塔影河就牵扯到不少与城中村的“纠葛”。冷渎港综合整治工程估算投资5600万元。冷渎港“清河”涉及到7个城中村、785户居民,已经完成控源截污2个村,其余5个村正在施工;塔影河周边地区控源截污则涉及4个村、445户,属于安居房地块。预计11月份开始拆迁。


  无锡自掏腰包980万元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地处江南的无锡,水网密布,水质甚至也跟周边地区同气连枝,边界污染正需要引起注意。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与其他省市地区交界处的小康断面水质指标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惠山区境内三个小康断面之一的高桥断面水质氨氮、总磷持续性超标。经过监测分析,该断面超标与上游地区常州武进来水影响存在一定关联。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新区,前三季度京杭运河新虹桥、硕放大桥断面超标。超标主要原因同样是上游来水超标。而就制度层面而言,目前主要水污染物有偿使用和交易缺乏必要的工作资金。各市补偿资金统一上缴省财政,形成的结果就是上游污染不直接补偿下游。为此无锡需要多支付补偿资金980万元。[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