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09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太阳能展览会昨日上午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外的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将汇聚成都,共谋新能源产业发展大计,推动成都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胡德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马和励,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胡德平在致辞中说,研究开发、广泛利用与传统工艺完全不同的新能源,这是21世纪最重要的时代特色。成都市举办这个论坛,抓住了这一时代特点,意义重大,衷心祝愿论坛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马和励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论坛暨展览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当前,人类正在共同应对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本次论坛我们将共同深入讨论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共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石定寰说,地震后不到一个月,就在成都召开了第一次新能源论坛,我们为成都人民抗震救灾的精神和决心、信心感动。一年过去了,成都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特别是在新能源发展中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周喜安说,科学发展新能源产业对科技研发、经济结构、装备制造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有重要影响。这次论坛为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界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将为促进新能源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增强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李春城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论坛暨展览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近年来,我们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在产业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力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快速聚集发展,目前,全市已具备较好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科研能力和产业基础,新能源产业企业已超过100户,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崭新时期。此次论坛暨展览会的召开,是我们学习吸收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和成熟经验的重要机会,也是让世界了解成都共谋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太阳能、核能、风能、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成套设备整机产品和配套产品链,全力打造中国新能源产业基地。我们希望拓展和深化与国内外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也期待各位领导、嘉宾更加关心支持成都新能源产业发展,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届论坛以“太阳能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紧贴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以太阳能产业发展为主线,广泛邀请国内外业界知名企业家、专家、投融资机构参加。本届论坛将举办新能源主题论坛、CEO论坛、光伏技术与产业论坛、太阳能技术与产业国际论坛、太阳能热发电与产业论坛和中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并配套举行太阳能产品、设备、技术展览会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
参加本届论坛的有国内外权威专家,无锡尚德、天威集团、东方电气等上市企业;银行机构;美国UL公司、美国伊索拉公司、以色列索纳尔公司等国际新能源知名企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团、以色列企业代表团、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代表团、日本企业代表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代表团、中华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代表团、中国兵装—天威集团代表团、阿波罗专家代表团、五粮液环球集团代表团。78家国内外企业将参加太阳能展览会。
开幕式结束后,李春城一行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
市委常委、秘书长邓全忠,市委常委刘超,副市长白刚等出席开幕式。
(成都日报记者 陈文勇 张魁勇)昨日上午,在2009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太阳能展览会开幕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分别会见了出席论坛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胡德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马和励等国内外嘉宾,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来蓉出席本届论坛暨展览会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市委常委、秘书长邓全忠,市委常委刘超,副市长白刚等分别参加上述会见。 [page]
▲相关新闻
专家支招成都新能源产业
昨日上午,来自国内外的新能源产业代表和专家围绕“太阳能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为成都发展新能源产业献计献策。
打造新能源基地 成都大有可为
马和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成都实现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可行的。”马和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继德国之后的第二大风电产能国,中国的太阳能输出更是达到全球之最,可以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双流依托其资源优势又走在了中国的前列,因此打造西部新能源基地,成都大有可为。
马和励就成都以双流为中心打造西部新能源基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成都还需要将新能源产业的研发、生产等方方面面相结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优化升级。”
成都新能源产业应向高端发展
李俊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成都的新能源产业应向高端发展。”李俊峰认为,成都打造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要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一种概念产业,还要把握薄弱环节,其中,关键技术的研发非常重要,技术是该产业走向高端的关键;在产品的检测方面也应该有一定标准,对产品的认定要统一,要与国内国际接轨;另外,还要关注环保问题,研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政府的积极扶持政策也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建立绿色可再生能源生态圈
黑川浩助:日本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
中国的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可是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人均能源拥有量却很少。黑川浩助认为,能源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于不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节约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其中,太阳能是最高效的新能源。而以成都、四川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供给潜能非常大,“如果把整个西部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全部开发出来,发电量将是现在的好几倍。”
“成都是很好的能源基地。”黑川浩助对成都发展新能源产业十分看好,希望成都围绕建立绿色可再生能源生态圈发展新能源产业。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