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50年减少294平方公里 青海湖启动10大工程

点击:2170 时间:2009年9月7日 来源:人民网

  夏日的青海湖,犹如一幅飘逸的碧蓝画卷。置身湖堤岸边,溪流潺潺,芳草萋萋。极目云水交接,波光粼粼、鱼跃鸟翔……

  8月,青海湖迎来了中科院率队的70多位专家、学者,他们亲眼看到了青海湖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青海湖50年减少294平方公里

  5年前,一张卫星遥感图片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子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一大数小的湖泊群。这是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突出“表征”。有人预言:如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据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水文资料记载,青海湖水域面积曾超过4568平方公里,50年过去,减少了294平方公里。究其缘由,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介绍,青海湖周围原有大小河流78条,常年不断地向青海湖补充水源,但随着这些年来的生态恶化,现在多数河流已经枯竭。目前,只有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等20多条河流有水注入青海湖,但水量已比上个世纪50年代减少了60%以上,致使湖面水位至少以每年8厘米的速度下降。

  同时,生态监测表明,环湖地区的草场逐步退化,沙化严重。青海湖以南地区沙丘正在以每年5.9米至8.6米的水平速度移动,并以每年20米左右的速度在“长”高。目前,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超过760平方公里,比上世纪50年代末扩大300多平方公里,并且每年以10.1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风沙活动的范围也由原来主要集中于湖东北部向环湖盆地带扩展。同时,湖区许多草场毒杂草蔓延,鼠害严重,部分草地变成“黑土滩”。

  青海湖水位的下降、水域面积的减少及环湖地区荒漠程度的加剧,都在表明青海湖的生态恶化已越发凸显。“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风沙就会吞噬大半个中国,青海湖在整个西部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环境系教授张忠孝的话,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实行“人退湖进”,启动10大工程

  为扭转青海湖生态持续恶化的现状,从2001年起,青海省开始实行“人退湖进”治理方略。虽然青海经济欠发达,仍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启动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治理、天然草地恢复、渔业资源恢复等10大工程治理青海湖生态。         

  长期以来,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分属海南、海北、海西三州七县,这些州县都设立有保护青海湖行政职能的管理机构。因为条块分割,全流域在水资源利用、林业生态建设、沙漠化治理等方面,部门和地区利益冲突现象严重。为解决这个难题,2007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利用”的政策,并成立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负责总面积达8977.51平方公里以内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管理,重点保护鸟岛、泉湾、沙岛、三块石、海心山和布哈河等各入湖口湿地和鸟类资源。

  2007年底,国家正式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该规划实施的项目包括:湿地保护、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等多项生态保护工程。规划总投资15.67亿元,实施期为10年。 

  同年,青海计划投资5亿多元对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治理,实施退化草地治理、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态监测和交流培训6项工程,项目分5年实施。 [page]

  重现鸟欢鱼跃、人湖和谐景象

  如今,随着大规模治理活动持续有力地开展,青海湖的生态逐渐好转,不仅几近绝迹的野狼、棕熊重新出现了,鸟也多了鱼也旺了。

  青海湖及环湖地区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青海湖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每年来此栖息的鸟类总数在15万只以上,居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每年3到4月间,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会陆续到这里筑巢产蛋。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采取多种措施,为鸟类繁殖创造有利的环境。在繁殖期到来之前,他们对繁殖场所进行杂毒草清理,并安装“电子眼”,加强巡逻,及时掌握现场情况。为防止户外观鸟活动对鸟类繁殖产生影响,他们还对旧的观鸟室进行改造,并将其向后移了10米,扩大了鸟类繁殖空间。据今年的监测表明,仅这一地区鸟类繁殖数量达到9400余只,与去年同期比,斑头雁增加了200余只,棕头鸥增加了3200余只。

  青海湖裸鲤又称“湟鱼”,是极为珍贵的高原鱼种,在湖区食物链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安全至关重要。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受青海湖周边河流萎缩及人为滥捕等因素的影响,青海湖裸鲤数量锐减,尤其是1994年至1995年数量仅为0.75万吨,只相当于60年代的1/10。

  自2002年开始实施裸鲤放流活动以来,至今已连续进行了8年,共向青海湖放流裸鲤种苗4100万尾。经科学探测,通过青海湖连续10年的“封湖育鱼”以及环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措施,青海湖裸鲤的数量大幅回升,已从2002年的约2500吨增长到去年底的24340多吨,增长近10倍。今年,青海省又向青海湖分批投放了700万尾大规格种苗。鸟欢鱼跃、人湖和谐的景象在青海湖得到了重现。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