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甘肃省兰州将餐厨垃圾“吃干榨尽”

点击:1292 时间:2011年4月6日 来源:中国固废网

    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会议指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努力,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会议确定了四条政策措施,其中,在“切实控制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措施中指出,要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当前重点推进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单独收运、处理。


    3月24日,备受兰州市民关注的兰州市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甘肃省循环经济技术支撑项目和甘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13亿元,日处理餐厨垃圾200吨,可最大限度地将餐厨垃圾“吃干榨尽”,全部转化为清洁电力、生物柴油、有机肥等能源资源产品,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做到了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资源化利用,打造餐厨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3月25日,当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兰州市餐厨垃圾处理厂时,一个完整的循环链条展现在记者面前:专用车辆将餐厨废弃物送进处理车间,经过破碎、除沙、油脂分离,厌氧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后,废弃物被加工成生物柴油、生物沥青、生物燃气、微生物菌剂、有机肥等新产品。


    据了解,2010年,兰州市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与此同时,兰州市餐厨废弃物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247.32万吨,达到每万人日生产1吨餐厨垃圾废弃物的国内一线城市平均水平。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这一长期困扰城市发展、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问题,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持续花大力气予以整治,并于2007年引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维护城市环境、保障市民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兰州市副市长俞敬东说,兰州市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成功经验,与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合作,以BOT方式建立了兰州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2010年12月,兰州市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农业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全国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首批试点城市。


    “这个项目既是兰州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示范工程,也是全国第一个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模式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工程,在运用生物机械技术大规模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磊说,兰州市主城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工程由收运体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沼气发电项目几部分组成,应用生物技术综合处理工艺,采用湿式分选及湿式厌氧发酵处理工艺。


    杨磊介绍说,该项目建设规模为日处理200吨餐厨废弃物,年处理能力7.3万吨,建成后生产沼气769万立方米,年发电1533万千瓦时,年产热能18900千焦,生产工业油脂4380吨,有机肥料420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5万吨,节约标煤9709吨。 [page]


    国际化合作,奠定循环产业链条技术基础


    “我们联合德国的能源、环保领域的科研机构开展研发,围绕生物质能关键技术、工艺,在城市、农村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领域,已获得1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发明专利。”搞技术出身的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宝林说。


    宝林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2010年,甘肃驰奈公司获得中德政府间“中国农业、养殖业和城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项目”的合作试点,兰州市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也入选了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项目,将得到德国政府技术与资金支持。


    “餐厨废弃物收集起来后,先进行粉碎、除沙,分离出的油脂可以提炼出生物柴油和生物沥青,剩下的有机物进行厌氧发酵后,产生的生物燃气可以用来发电,沼渣做成有机肥,沼液用来做微生物菌剂。”宝林向记者介绍说,餐厨废弃垃圾经全无害化处理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餐厨垃圾处理饲料化的同源性危害,同时,最大限度地将餐厨垃圾中可利用的资源全部回收与转化,转变成各种资源化产品,实现了零排放。“将餐厨垃圾变成再生资源和能源重新回到了生产或消费环节,每个生产环节的废料都成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形成了资源的梯次、循环利用。”


    宝林说,经系统处理,每吨餐厨废弃物可生产工业油脂35公斤、生物燃气105立方、生物燃气发电210千瓦时、固态有机肥57公斤、液态有机肥650公斤、实现碳减排0.7534吨。“这个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真正地将垃圾变废为宝,一年产生的电能和有机肥料分别能满足10万户居民、4200亩耕地一年的使用量。”


    “通过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生物燃气除发电外,也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资源,作为车用燃料和家庭燃料,形成新能源产业;油脂代替化工原料,形成新材料产业;固态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开发,将带动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将形成环保设备的装备制造产业。”宝林认为,项目工艺延伸了产业链并可以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


    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全方位执法保障体系


    在兰州餐厨垃圾处理厂监控室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每辆餐厨垃圾回收车的具体位置一目了然。


    “每辆专业运输车上都安装了GPS定位装置,并与收集容器进行对接,系统接入管理平台,实现收运全程监管。”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李永忠介绍说,目前,兰州市餐厨垃圾处理执法保障体系由城市餐厨废弃物信息化管理平台、收集监测系统、运输监测系统和执法能力建设等四部分构成。


    李永忠说,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建立了餐厨废弃物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重点排放单位、收集、运输以及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的处理全过程进行在线全程监测,为管理提供及时的监管信息。


    据统计,兰州市主城区有6153户餐饮单位,政府已向所有餐饮单位配发了装有电子模块的餐厨废弃物收集桶,在重点排放单位安装了监控设备,与工厂调度中心和城市管理部门通联,实时监控餐厨废弃物回收桶的工作状态,实现对餐厨废弃物排放、收集过程的全线监控。


    为了确保餐厨废弃物的全收集、全处理,兰州市相关部门对全市分散的各餐饮单位和餐厨垃圾产生量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同时,兰州市政府出台《兰州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置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如果餐厨垃圾生产单位不按规定向所属主管部门办理产生餐厨垃圾备案手续,不按规定将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储存,将餐厨垃圾私自排入下水道或以其他方式随意倾倒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处以相应金额的罚款。


    “到2015年,兰州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将得到加强,覆盖全市三县五区的收运体系基本建立,处置工艺路线也将不断优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将基本建立。”李永忠说,届时,兰州将建成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城市。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