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水污染治理应从全球生态角度着手

点击:860 时间:2009年9月18日 来源:中国水网

    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考验。首先,以太湖、滇池、巢湖为首的地表水源蓝藻肆虐,尽管国家已投入巨资加大治理力度,但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地下水危机也正悄然降临。以北京为例,近年来,北京市供水的2/3来自地下水。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魏连伟在会上表示,地下水的严重开采,已造成地面沉降,最大沉降高度已达1000毫米。此外,地下水水质也存在隐患。据了解,我国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仅对总氮指标进行了限定,而对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亚硝酸盐未做明确限定。“环境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厂,少量来自化肥。”美国科学院院士许靖华表示,“亚硝酸盐的存在会使正常有生细胞发生癌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对于水污染的治理,许靖华指出,应从全球生态角度着手,而不应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提出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与水体大敌蓝藻之间的“废废相克说”。

 
    所谓废废相克,即是把二氧化碳融入水中以降低水的pH值,从根本上抑制不适宜弱酸环境的蓝藻等污染藻类的生长,而促进适宜弱酸环境的硅藻生长。硅藻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包裹”水中污染物沉降至水底,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同时硅藻又可作为鱼虾的“粮食”,使二氧化碳“固化”。
许靖华表示,此项技术可实现废气和废物的循环,从而实现城市污水和温室气体的综合治理。据了解,该技术已在北京玉渊潭、翠湖湿地、稻香湖以及广东东莞等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