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自治区环保局获悉,该局创新工作机制,采取优化环评文件审查流程等有力措施,为自治区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作好服务工作。小水电代燃料等民生工程项目环评审批有了“绿色通道”。
自治区环保局调整《广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进一步下放审批权,指导市、县环保部门在新形势下处理好把关和服务、当前和长远、效率和质量、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对“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条件,严格审批,其他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简化评估,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等项目的环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该局出台了进一步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等措施,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对重大建设项目和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又满足环境准入条件的,尽快审批。
在小水电建设上,自治区环保局主动与水利、国土等部门协商,决定调整中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做法,只要项目符合《小水电规划》并已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的农村电气化项目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便可受理”,为该类项目环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据悉,水利部近期批复了《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标志着小水电代燃料建设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区23个县(市、区)已被列入规划当中,融水毛坪等6个项目列入了2009年度国家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