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局要切实加大对‘一县一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的督办力度,重心下移,工作前移,逐县检查督促落实。”“今年底前未完成‘一县一厂’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的县,由县长及所在地级以上市市长向省政府作检讨。”在今年5月召开的广东省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再次强调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以下简称“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
“连一个污水处理厂都建不成,其他成绩免谈。”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污染减排工作会议上,黄华华代表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责任书。黄华华明确指出,2009年底前东西北地区67个县(县级市)建成污水处理厂,是确保完成“十一五”广东污染减排任务的关键所在,也是检验各地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试金石。
加快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自2002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以来,广东省污水处理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广东省绝大部分污水处理能力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东西北地区仅占11.5%。加快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挖掘欠发达地区污染减排潜力的同时,推动这些地区环保工作上新水平,成为广东污染减排工作的新思路。
为此,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标去年6月被写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比较“十一五”规划,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标提前了一年。
截至今年5月底,东西北地区67个县(县级市)中的31个县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除潮安县外其余35个县的污水处理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集中资金办大事
资金缺乏是多年来制约东西北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瓶颈。为推进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广东省政府去年8月决定由省财政投入25亿元一揽子解决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据悉,25亿元财政补贴的来源,首先是从2008年起3年内每年集中环保专项资金3亿元共9亿元,采取预拨的方式提前安排,其余16亿元由省财政一次性安排解决。[page]
“每年的3亿元环保专项资金现在绝大部分用在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集中资金办大事,体现了省环保局对基层环保工作的重视,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广东省环保局规划财务处王顺强认为。
根据《广东省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5亿元资金分区补助,其中韶关、河源、梅州3个城市,属生态发展区,补助标准为每万吨日处理能力补助1000万元(厂区500万元、管网500万元),其他13个城市补助标准为800万元。
“为确保各污水处理厂按时开工、有效推进,我们联合省财政厅,根据工程进度如是否完成征地、施工设计、工程招投标、安装设备等分期拨款,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王顺强说。
专家测算,按照BOT建设模式3000万元/万吨日(含管网)标准计算,广东省14个城市103个项目总处理能力为314.7万吨/日(含东西北地区67个县项目),共需建设资金约105亿元,除省财政补贴25亿元外,各地还共需投入约80亿元。这也成为金融危机形势下环保工作直接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之一。
责任到人抓督办
目标已经明确,补贴已经到位,如何加强督办,协调落实各项建厂任务,便成为当前广东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地不仅要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更要把责任落到实处。”分管环保的副省长林木声将督办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列为今年重点抓落实的3项工作之一,每到一个城市调研,必将落实污水处理厂建设“放在心里,挂在嘴上”,并多次召集省环保局、省财政厅和省广业集团负责人协调解决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广东省环保局将各项污水处理厂建设督办任务“责任到人,具体到厂”,即省环保局各位局领导分区分片直接负责督办每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去年年底和今年3月,各位局领导已分别两次带队对东西北地区各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进行督办协调。
根据现场检查和了解的情况,广东省环保局已对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的城市发出两次提前预警的通知。广东省环保局、省监察厅将“一县一厂”建设任务列入今年全省十大重点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根据计划,7月和9月,广东省环保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和局领导将分别带队,再次现场检查各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page]
未雨绸缪新规划
“今后3~5年内,基本解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的问题,经济发展较快的珠三角地区在2~3年内解决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问题,经济发展较慢的东西两翼和山区在5年内解决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问题,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必须规范化处理处置。”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我省新一轮污水处理厂建设高潮的到来,随之而来的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工作。据初步估算,到2010年,日产生污泥量约为7500吨(含水率80%)。”陈光荣说。
为推进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工作,陈光荣提出“十二字”工作思路,即提要求、定规矩、抓监管、出保障。定规矩,一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实施许可证严格管理,另一方面编制《广东省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导则》,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抓监管,重点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全过程监控污泥的运输、贮存和处置等各个环节。出保障,主要是建立污泥处理处置的收费体系,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计入污水处理费中,并从污水处理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污泥处理处置。另外,建立污泥综合利用项目的优惠政策,包括财政资金的支持政策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等。建立污水处理厂优惠电价的回扣机制,对未妥善处置污泥的污水处理厂,回扣其享受的优惠电价。 黄慧诚[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