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新区,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正在成为江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2月15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就在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隆重开幕,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谋划侨乡未来五年发展大计的关键时刻,一个喜讯传来——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授牌仪式今天下午将在广州珠岛宾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将一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这一历史性的事件,对广东省“双转移”布局、对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打造、全国LED生产格局,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江门高新区,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正在成为江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世界500强企业西铁城在江门高新区落户;2011年10月28日,市高新区LED产业基地奥伦德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对新产品绿光MOCVD外延片进行严密检测;今年9月28日,ABB中国区有限公司与市高新区签定ABB全责绩效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合作协议。
迅速崛起的国家级高新区
江门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7月,于1993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位于江门市区东南部,北靠景色秀丽的白水带风景区,东临珠江干流西江出口,规划控制总面积47.1平方公里,目前开发面积为33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江门高新区积极开展“二次创业”和申报国家高新区工作,尤其是我市确定以LED产业为发展重点后,通过加大产业招商、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工作力度,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近五年来,江门高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产值、实现利税以及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0.67%、47.27%、54.5%、38.93%以及31.33%。今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预计达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门高新区辐射、带动、引领能力逐步增强,已带动周边地区配套、服务企业近200家,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江门高新区面向市场,坚持产业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助推、招商引进与自主培育相结合,推动和实现了以绿色光源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及商住配套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
目前,江门高新区共有工业企业362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21家,引进了亚什兰、康宁、三菱重工、西铁城、艾默生等世界500强企业。培育出吉华光电、亿都电子、汉宇电器、亚泰科技等一批与主导产业关联度较大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在扶持和推进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效,量子高科去年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汉宇电器等一批科技型企业也已进入上市排队阶段。[page]
绿色光源基地面向世界
西江之畔,白水之滨,在珠三角的核心区域,正在崛起的国家级高新区,让人们对它未来的发展充满无限的想象。
根据《江门市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高新区是江门市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基地的核心园区,为进一步促进绿色光源(LED)产业发展,2009年开始,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购买一台MOCVD设备企业可获补贴800—1200万元,吸引各地LED企业快速向高新区聚集。高新区已引入总投资38亿元、购置60台MOCVD的德力光电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真明丽项目和投资9亿元的奥伦德项目,西铁城也计划将国内封装应用项目全部整合到江门高新区。目前高新区有近70个LED应用项目已投产,50多个在建,在谈100多个,计划投资总额100多亿元。通过引入一批大型LED骨干企业,高新区作为LED产业核心园区的实力不断彰显,并将带动全市LED产业大发展。
“园中园”配套三大主导产业
面对新的起点,对于未来发展,江门市政府党组成员,江门高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梁许赞信心满满。
江门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超1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现代服务业产值达200亿元;大力发展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LED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在60%以上;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额比例达4%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大幅提升,成为江门市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及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把江门高新区打造成为江门经济发展新引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企业自主创新核心区,着力打造珠江西岸科技新城”是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这个思路下,高新区将重点抓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发展以绿色光源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二是发展以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三是发展以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及商住配套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为配套发展好这三大主导产业,高新区采取“园中园”的形式大力发展三大特色园区:一是绿色光源(LED)产业核心园区。规划4平方公里用于绿色光源(LED)产业生产投资和配套服务建设。二是规划和启动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加大高新科技企业孵化和培育的工作力度;三是配套完善先进制造业(主要是光机电一体化)园区。”梁许赞思路清晰。[page]
新征程:突破瓶颈谋大发展
“今天,江门高新区正式授牌,这只是新的开始,今后将率领高新区管委会全体干部员工齐心协力,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都以国家级高新区的标准去要求每位同志,加快理顺高新区体制机制,努力突破体制、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促进高新区加快发展,并按照国家高新区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江门高新区。”江门高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梁许赞表示。
展望未来,梁许赞介绍,今后高新区将着力做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理顺高新区体制机制,采取“一区多园”模式,促进江门高新区超常规发展。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充分利用好国家高新区的牌子,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整合各种要素资源,辐射、带动、引领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二是着力打造绿色光源产业基地,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LED产业是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对已经落户的LED骨干企业要扶强扶大,并进一步引进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场、带动能力强的LED企业落户高新区。同时也以科技孵化器的形式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LED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区内灯饰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向LED照明产业发展。
三是着力推进园区生活服务配套建设,尽快改善高新区投融资环境。建设四星级酒店、总部经济大楼、科技大楼、孵化中心、公寓和商住大楼等,努力改善和美化高新区生活配套环境。留足土地建港口物流中心,用大物流推进产业大发展。同时和江海区联手建设LED交易市场。
四是着力推进园区科技创新工作。努力做好科技、经信、发改等国家、省、市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支持园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五是着力做好迎接国家高新区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获得较好的成绩。
六是着力做好园区企业帮扶工作,打造幸福和谐高新区。关心扶持企业,让企业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同时用足、用活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会有时”,在“十二五”大开局之年,随着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江门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借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的东风,新升级的江门国家高新区,如鲲鹏展翅,将扶摇直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江门高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梁许赞:
国家级高新区企业可以分享三大利好
江门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之后,我们就拿到了一个金字招牌,园区的品牌得到很大的提升,有利于园区招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招到更多优质的项目。此外,升级后,我市各级部门、领导以及所有高新区人会更重视高新区的未来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江门高新区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去发展。三是按国家高新区的要求,可以借机解决多年来制约高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资金、人才等瓶颈问题。四是能整合一些资源,在用地、融资,尤其是在未来“新三板”政策上,可以获得更有力的扶持。
江门高新区升级后,对高新区的每一家企业也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高新区的企业至少有三个好处:首先,会给企业带来一个品牌效应,只有优质企业才有机会落户高新区,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在产品的销售等各方面可享受到国家级高新区品牌带来的好处;其二,在高新区落户的企业,如符合相关的条件,在高新区管委会的协助下,可申报国家、省的技术项目,获得专项资金的扶持;第三,国家已在国家级高新区推出了“新三板”政策,只有落户国家级高新区的企业才有机会享受“新三板”政策,从而促进园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快转型升级。这一政策对于高新区接下来发展总部经济也是一大利好。[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