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多家研究机构联合推出的一份报告显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这样一来,全国各地将掀起发展低碳城市热,而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的中国建筑业当根据时局变化调整发展策略。
一、发展低碳经济先从“低碳城市”做起
如今,低碳经济发展在中国各个层面正受到日益关注,的确也是中国必须走的一条路。
有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城市建设模式弊端已显现,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的城市建设正在遭遇挑战,实现低碳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需要。
在中国城市论坛2009年北京峰会上,公布了《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其中首次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应采取的新战略,报告中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内涵发展”战略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将成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切入点,低碳将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同时,报告认为,低碳城市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人口、交通、环境、能源等仍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应率先建设低碳城市。
二、北京CBD率先建低碳商务区 厦门市加紧规划低碳城市
所谓低碳城市,即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城市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相关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获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中国首个商务中心区北京CBD即将东扩。这项东扩三平方公里、投资150亿元(人民币)的工程将在年内全面启动。北京朝阳区CBD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北京CBD东扩区内建筑将突出绿色、环保理念。CBD东扩区将建成全球首个低碳商务区。
10月14日,厦门低碳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会在厦门宾馆举行,为厦门规划低碳格局的国际能源专家、德国政府能源规划顾问白瑞华说,厦门要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低碳城市,至少要做到几点: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的能效;必须发展新能源产业,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加强绿化,吸收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城市居民要更新观念,自觉用低碳的方式来生活。 [page]
因此他计划,将对厦门市中心的写字楼和住宅,植入太阳能,或对建筑进行隔热改造。同时他说,还可以建高高的能量塔,建在太阳能和风能特别充足的空地上,长得有点像烟囱,专门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如果成功的话,一个40米高的能量塔,足以供给700户人家生活所需的电能。
这预示着,厦门也将大力发展低碳城市。而上述这些设想,都是发展低碳城市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
三、发展低碳城市建筑业当调整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房屋激增。而城市低碳化的发展,将催促中国建筑业进行一场新的革命。
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说,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实际上来自于建筑物的能耗。中国在未来的15年内将新建3000亿平方英尺的建筑物,基本与美国持平。如果像美国上世纪50年代那样的方式建造房子,那么必将出现能源危机。
因此,他建议,把所有建筑物的屋顶涂成白色以减少吸收太阳的热能,这样达到的效果相当于减少汽车在公路上排放二氧化碳11年之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晓江认为,建设低碳城市,城市规划建设要以发展绿色建筑为主,并搞好道路设计规划,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城市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交通模式。
据笔者了解,国内知名房企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曾经表示,因为低碳和清洁能源是未来必然的大趋势,因此,万科规划,未来两年将是开发商和低碳经济紧密结合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段。
因此,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全社会对绿色建筑、低碳城市的推崇下,中国建筑业当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比如,建立一个低碳的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链。或者在建筑运营阶段,尽可能多的通过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并尽可能多的使用环保、可再生,或快速再生材料……从而满足时下对低碳、节能建筑等的需要。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