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专电(记者 梁娟)陕西省质监局日前通报称,今年第一季度在省内抽查中发现,节能灯产品合格率仅为43.7%。
据了解,这次对节能灯的抽查主要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地67家生产、经销企业中抽取了71批次样品,涉及品牌62个,合格率为43.7%,40批次产品不合格。
不合格项目涉及能效标识、机械强度、互换性、异常状态、耐热性、标志、能效限定值、谐波、初始光效/光通量、灯功率、显色指数、色容差等。其中“能效限定值”42.3%产品都不合格,意味着实际的节能效果低于标出的级别。14.1%的不合格节能灯“机械强度”不达标,意味着金属部分的灯头容易脱落,容易造成触电隐患。
陕西省电光源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张国成提醒消费者,挑选时先将节能灯的灯头部分轻轻扭动,如果不松动说明灯头连接较好,不易脱落。然后通电,灯亮后观察光色和亮度,发出奶白色或黄色的光是正常的,发出青色的光就证明不过关,节能效果不好。最后可以将通电的节能灯倒过来,观察底部发黑部分,一分钟之内如果不消失,说明这个节能灯寿命很低。
根据目前节能灯的成本来看,一只节能灯正常售价至少在七八元以上。因此,7元以下的节能灯最好不要购买,近两年抽查显示大型商场超市节能灯合格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