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深圳房地产开发商积极发展绿色节能建筑

点击:1624 时间:2009年10月30日 来源:

    Robert住在泰格公寓,他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地方。室内采光超好,新风系统令空气时刻清新;所见之处包括屋顶花园全是绿意;经过特别处理的直饮水卫生而方便;隔热降噪又节能的双层中空玻璃、隔热外墙材料以及遮阳设计,让他能在太阳直射的窗台前舒适地工作。


    所幸的是,在深圳,将来能为Robert提供绿色居住生活的开发商会越来越多。本月27日,招商地产举办了第六届中外绿色地产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作为绿色建筑的执着践行者,今年的招商地产将不再是孤胆英雄。万科、中海、振业等品牌上市房企,也加入到绿色建筑的大军中。


    深开发商扛起“绿色”大旗


    “深圳有多少绿色建筑?如果要打假的话,冒牌肯定多过正货。”深圳一开发商调侃说。但他同时承认,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要为房子贴上“绿标”,是因为,绿色建筑已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这一趋势已越来越明显。7月底,中海集团高层高调宣布,中海地产绿色建筑技术将推进到中海在全国开发的项目中去,这是中海首次公开要做绿色建筑的决定;9月底,万科新总部大楼建成,这个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技术的大楼要申请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布的LEED铂金级认证;就在几天前,招商地产承办的第六届中外绿色地产论坛的新闻发布会在苏州举行,这是目前中国绿色开发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公益性论坛之一,在此前已成功举办了5届。由此不难发现,现在已经有更多开发商开始加入“绿色大军”,而来自深圳的品牌房企也领先于全国扛起绿色建筑大旗。


    为什么必须要贴“绿标”?


    有一组数据可证明在房地产行业推广绿色建筑的紧迫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建房屋约20亿平方米,体量超出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但其中95%是高能耗建筑;在已建的400亿平方米以上的房屋中,建筑年能耗约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 .6%,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达25%。


    另一组数据可以显示,绿色住宅与普通住宅的差异。以招商地产去年投入使用的绿色建筑南海意库为例,项目的太阳能系统每年可节电60-80万度;分质出水系统每天可处理废水25立方米,每年可节水5000-6000立方米;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每年可以节水近3000立方米……经测算,招商在南海意库的绿色技术上的投资约为1000万元,而上述各项节能系统能令招商在5年内收回成本。作为自用建筑,这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page]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金德钧认为,房企做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因为“国家在城市建设上要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需要建立生态型城市,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房地产开发也要顺应这一形势。”


    建筑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博弈


    实践绿色地产,成本被认为是一大问题。据业内人士估算,跟普通住宅相比,做绿色建筑将会增加7%-8%的建造成本,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在去年举办的第五届中外绿色地产论坛上,众多实际参与绿色开发的开发商就表示,绿色地产开发投入较多,而政府金融政策对其支持力度不够。


    但在建筑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博弈中,也不缺乏成功的范例。招商地产的绿色实践就证明,成本与效益可以转化。以其旗下泰格公寓为例,泰格公寓的绿色技术的增量成本约为1000万元,每年可以节约电费200万元,投资回收期仅为5年。


    更多行业内人士认为,绿色建筑毫无疑问是以后发展的大方向,但从目前实际状况来看,绿色建筑短期内将仍然只是大开发商的游戏。“当然,投入使用后会节约不少成本,住宅总量大的开发商三五年就能收回成本,还能享受此后的节能效益。但对于只负责建房、没有后期管理的小开发商而言,投入后的回报将是一个未知数,很少有人会去尝试。”龙岗一本土开发商如是说。[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