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涌现多家“低碳”企业

点击:1640 时间:2009年11月11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雁栖开发区坚持突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特色定位,涌现出一批“低碳”企业,它们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实现废物循环利用等不同层面上表现出了低碳经济的典型特征,为打造雁栖开发区绿色园区、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诚泰热力:用最小的能耗生产出最多的蒸汽


  蒸汽系统的凝结水回收一直是困扰热力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一是由于凝结水具有弱酸性,回收不当会造成回收管道的腐蚀;二是回水水质很难达到锅炉用水标准。


  如果凝结水实现循环利用,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诚泰热力从2004年开始,找专家、查资料、加大管网技改力度,遴选药品供应商……诚泰热力凝结水回收再利用的攻坚战由此拉开帷幕。


  如今,诚泰三个热力站辐射区域内所有蒸汽管线全部实现双线路铺设;经过不断的努力,2008年诚泰凝结水基本实现了零排放。原来,诚泰每生产一吨蒸汽需要1.3吨自来水,现在仅需要0.5吨。


  由于回收的凝结水含有一定的热量,用很少的煤就可以将其转换为蒸汽,现在一吨煤可比原来多产出0.75吨的蒸汽。这不但节约了用水,最主要的是大大降低了煤炭的消耗。


  如果按年产蒸汽40万吨计算,现在仅回收凝结水一项,诚泰每年就可节水30多万吨,节煤3600多吨,直接为企业降低成本400多万元。


  红牛:让每一滴水都出经济效益


  红牛维他命饮料(北京)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自实施节水技改以后,生产每吨红牛饮料的耗水量已由原来的6吨下降到了现在的1.83吨,这远远低于北京市同行业3吨的额定值。通过各种节水措施,红牛公司每年可节水几十万吨,相当于为公司节约资金上百万元。


  红牛公司已累计投资78.2万元,完成了十几项节水设备设施的改造,实现了冷却水、空罐清洗水的循环利用,并对生产过程中的灌装系统进行了漏液修复及改造;将洗罐水、采暖用水经过回收处理后用于员工的淋浴,将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转化为中水,用于树木、草坪的浇灌及厂区清洁。其中,红牛公司投资31万元,分三期建设了冷却水循环工程,将循环冷却后的水引入冷却箱,代替自来水对产品进行降温,仅此一项,就为公司每年节约用水59000吨。


  如今,节约每一滴水,让每一滴水都出经济效益已经成了红牛人的共识。[page]


  北京啤酒:挑战“垃圾零排放”


  北京啤酒新工厂把“争做世界一流的环保工厂、将能耗降到最低、向垃圾零排放挑战”作为工厂发展的目标,目前北京啤酒新工厂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9.3%。


  众所周知,啤酒企业是用水大户,通常企业生产一吨啤酒需要消耗相当于啤酒制造量7倍的水。为降低水的消耗量,在生产设备上,北京啤酒引进日本环保节能设备,通过节水、回收等工艺,使现在生产每吨啤酒只需5吨水。在废水处理上,北京啤酒依靠厂区内自建的污水处理厂,将废水经过处理后作为工厂的绿化灌溉用水,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大量的自来水。


  在废气处理方面,北京啤酒新工厂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回收设备,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利用。目前工厂制造过程中约一半的二氧化碳都来自于回收,这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对防止地球温室效应做出了贡献。


  为实现“垃圾零排放”,除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外,北京啤酒新工厂还把生活垃圾当作“宝贝”进行回收再利用。经过不断的努力,北京啤酒工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率基本实现百分之百。北京啤酒雁栖工厂也于2005年荣获了“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的称号,在2006年初又获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中央化学:让废旧塑料再生


  塑料食品包装容器是纸制品和木制品的替代产品,对保护地球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雁栖中央化学依托日本总部的先进生产技术,以CT素材、PP塑料片材等为原料,主要从事各类环保型食品包装容器的生产和销售。塑料的回收利用是中央化学实现循环经济的前提。其中,公司享有专利的CT材料是一种环保型材料,它可以回收利用,焚烧时不产生二恶英与二氧化碳。此外,为节约塑料原料,雁栖中央化学使用的CT材料,是在聚丙烯中加入滑石粉,使塑料的使用量大大压缩了50%。这不但节省了大量的塑料原料,也为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雁栖中央化学引进塑料片材粉碎、造粒的生产设备,建立塑料循环再生车间,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直接进入循环车间进行粉碎,然后经过造料机制成塑料颗粒,最后再以3:7的比例与购进的塑料原料混合进行生产。


  金运通:让废旧轮胎“转”起来


  目前,在我国,每年被各大矿山淘汰的大型工程轮胎就多达8000条。这种大型工程轮胎直径3.8米,重3.8吨,在我国主要来自进口,生产一个需要4吨左右的优质橡胶原料。这种轮胎经正常使用后,其70%以上的橡胶还可以进行利用。金运通把这70%的可利用资源作为公司的主攻目标,从1999年开始,便与多家大矿山签订轮胎消耗费用全程承包书,对矿山轮胎的采购、使用、维护、翻新、修理及废旧轮胎处理实行一条龙服务。经金运通翻新后的轮胎,其使用寿命略断于新轮胎,而价格仅为新轮胎的35%左右,所消耗的橡胶原材料也只有新轮胎的25%。


  金运通把能翻新的废旧轮胎进行翻新,把不能翻新的废旧轮胎粉碎后制成胶丝、胶粒、胶粉,然后加工成橡胶产品。在金运通人的眼中,废旧轮胎已经不再是“黑色垃圾”,而是宝贵的资源。至今,金运通已经翻新、修补各种大型工程轮胎12000多条,为社会上翻新中小型轮胎3万条,加工胶丝、胶粒、胶粉3万多吨,累计为矿山节约资金2亿多元,为国家节约原材料30多万吨,对实现废旧轮胎“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