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家、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必然出路,而上海在“电机 电池 电控”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全面布局为全国第一,是新能源产业链建设中最大的亮点。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表示,尽管现在新能源汽车存在成本过高的缺陷,但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3-5年内新能源汽车很可能大规模走入市场。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
余卓平认为,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具备赶超的实力和条件。目前各地都在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而上海无论是整车生产还是电池技术都在第一方阵。特别是燃料电池技术全国领先。余卓平表示,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复制其他地区或整车或电池的单一模式,而是采用了“电机 电池 电控”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全面布局。
余卓平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可能路径将先是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然后是纯电动小型车,最后是燃料电池车。他认为,纯电动小型车将在3-5年内进入中国普通百姓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