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在长沙举行的“2009年亚欧水资源管理国际论坛暨项目结题会议”上获悉,我省将建立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多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逐步形成我省与国际社会的水资源长效合作机制,以促进我省“两型社会”建设以及“节能减排”的实施。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002年我省科技厅与法国国家地质调查局在长沙共同举办了“亚欧水资源管理研讨会”,并通过了《亚欧(ASEM)会议水资源管理科技合作长沙宣言》,2005年,欧盟正式启动有亚欧40个国家参与的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项目——“亚欧(ASEM)水资源科技合作平台”项目,我省科技厅被确定为亚洲参与机构的总协调方,执行期为4年,4年来,我省先后完成了“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调查与评价”,“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湿地的影响”,“湘江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森林质量与流域水资源关系”,“湿地对污水的净化功能及高效人工湿地构建”,“小流域植被恢复与重建对径流的影响分析”等专题研究,并在中国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我省建立了“湖南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我省与亚欧各国进一步开展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奠定了基础。据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为继续开展相关合作,建立长效的亚欧水资源多边合作机制,“2009年亚欧水资源管理国际论坛”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就推动在我省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将讨论在长沙常设国际水资源合作机构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