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坚持把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摆在事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采取多种手段常抓不懈,全省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南盘江、沘江水环境质量正在逐渐好转。
■把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摆上重要位置
云南是处于大江大河上游的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任重道远。
面对挑战,云南省委、省政府以改善水质为目标,努力从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完善污染防治规划,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宣传力度6个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始终坚持把以九大高原湖泊为重点的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摆在事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手段常抓不懈。
在不久前召开的云南省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情况通报会上,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志强介绍,通过10余年的努力,云南取得了全省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的实效,曾饱受工业污染之害的南盘江、沘江,在采取有力措施整治后,水环境质量正逐渐好转。
■整治重点企业,南盘江砷浓度明显下降
南盘江为珠江源头,在云南省境内全长677公里,流经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文山5个州市的26个县(市、区),流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
南盘江流域是云南工业较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南盘江流域工业布局不合理,排污企业众多,污染因子复杂,是云南污染较重的河流。流域内仅涉水的国控、省控重点企业就有22家,均为化工、冶金、造纸和制糖企业,占全省涉水国控、省控重点企业数的20%,且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流域内26个县(市、区)中,仅有1/3的县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水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近25年来对南盘江干流13个国控、省控断面监测数据表明,大部分断面水质均不同程度超标,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砷污染则主要出现在曲靖陆良下游的天生桥、红河州泸江汇合口下游的长虹桥两个断面。河流、湖库沿岸的化工冶金等涉砷企业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大隐患,经排查,南盘江沿岸有6家化工企业的13条制酸生产线涉砷,是造成南盘江及其干流水库——柴石滩水库砷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加大南盘江水污染防治力度,今年5月,云南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南盘江砷污染问题,要求各有关州市和省级各有关部门将南盘江水污染防治,特别是砷污染防治工作列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在短期内取得实效。
针对6家涉砷企业的13条制酸生产线,云南省环保厅下发通知要求,州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砷“零排放”标准,对几家企业的硫精矿制酸生产线进行停产整治,逾期完不成整改的,要实施关闭拆除。上述涉砷企业也被列为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省级挂牌督办事项。通过对相关涉砷企业的治理,1~5月,天生桥、柴石滩两个监测断面平均砷浓度值明显下降,南盘江流域的砷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实践也充分证明,对沿岸涉砷企业进行重点治理,是确保水质改善的治本之策。只要找准了主要污染源,南盘江砷污染治理就大有希望。
云南省委、省政府还编制完成《珠江流域(南盘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坚决依法整治环境违法企业。针对南盘江流域的工业废水污染问题,云南省多次组织对南盘江流域进行拉网式排查。2003~2006年,仅曲靖市就关停关闭小炼焦、小炼锌、小水泥、小煤矿等807家。[page]
■实施七大工程,沘江水质有望改善
沘江为澜沧江一级支流,位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总长170多公里。
沘江流域水污染具有历史、自然、现实等多方面的因素。沘江流域内的兰坪凤凰山特大铅锌矿床是亚洲第一的铅锌矿床,是云南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兰坪矿业的开发,沘江源头及上游两岸的采选和冶炼厂迅速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开采规划和生态保护方案,长期的无序开采导致矿区地质结构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沘江水质日益恶化,到90年代中后期污染更加严重,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铅、锌、镉和砷,水环境功能受到较大影响,已基本丧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功能,给沿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
云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沘江污染治理工作。省委书记、省长、分管副省长先后多次就沘江污染作出重要批示,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沘江治理具体措施,提出了“必须出实招治本,必须两年内见成效,必须立足当前长治久安”的要求。省政府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对兰坪矿区实行了集中规划、统一开发的政策,结束了10多年来群采的混乱状况,企业污染治理设施逐步完善,基本做到了达标排放。
今年1月,云南省组织对沘江流域27家选冶企业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并先后下发了8个文件,要求怒江州、大理州分别对沘江流域兰坪县和云龙县境内的相关违法企业进行停产整治、限期治理,并结合环保专项行动关闭了沘江沿岸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此外,为了严格控制沘江流域污染,今年4月底,云南对沘江流域实施“流域限批”,直至沘江流域水质达标。
为科学治理沘江流域水污染,坚持污染源治理与加快解决受污染影响生产生活水源同步实施。云南省编制出台了《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沘江兰坪段以综合治理为主,云龙段以坚持人畜饮用水源保护优先,分两个阶段实施七大工程39个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18.10亿元,实现沘江干流水质满足相应地表水环境质量要求的目标。目前,“规划”已全面启动实施。
经污染综合整治,沘江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沘江金鸡桥、石门两个省控常规监测断面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9年5月水质类别均为Ⅲ类,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各项污染物浓度都明显下降,沘江水质有望得到改善。[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