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郜若素在清华大学做学术报告。
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郜若素气候变化报告》一书在京首发。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郜若素指出,2030年中国或将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总量排放之首,碳价和碳税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平衡。
11月28日,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郜若素在清华大学做学术报告。
郜若素指出,中国缺乏碳定价机制。而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学者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碳价碳税的提出可以弥补科学与政策之间的鸿沟,但由于各国经济利益的冲突,短时间在全球范围内碳价和碳税达成平衡比较困难。该报告还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可能以能源密集型增长为主,也导致中国或将成为温室气体总量排放之首。
我国学者认为,中国公布到2020年为止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这一目标,这表明中国政府积极面对减排问题,但是中国还没有一个灵活的机制来实现减排目标。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因此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问题必须不可忽视。
目前,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低碳限制进行减排,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必须考虑低碳限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此外,该报告提出从人均排放量来界定排放权,这是一个创新理念,为全球减排问题达成共识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