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甫开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已经开始针锋相对,双方壁垒分明。目前正在进行的气候变化大会的境况可以用“一团糟”来描述。
发达国家暗箱操作 草拟“富国草案”
对于很多承受气候变化之苦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哥本哈根是他们寻求正义之地,渴望通过桌面上的谈判找到共识。然而开会第三天,一份发达国家“暗箱操作”的协议草案外泄,引来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抗议。
据新华社报道,这份草案由东道主丹麦牵头,并与一些发达国家商谈后抛出的协议草案,背离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甚至本末倒置地为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置了减排义务,并且弱化了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的义务。
英国《卫报》率先披露外泄草案后,英国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指这份黑箱作业文本,完全没照顾发展中国家权益,甚至剥夺发展中国家参与协议制订的权利。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有外交人员透露,这项协议正秘密草拟,用意显然是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其他发达国家领导与会后,可以强行通过协议。
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澄清,该草案不是正式的谈判文本,不代表联合国的立场。
德布尔表示,“丹麦草案”只是已经摊在桌面上的诸多草案之一 ,只代表个别国家自己的立场,并不是供大会讨论或谈判的正式案文。
欧盟突撤回减排30%目标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此前,欧盟表示将在2020年前最少减排20%温室气体(以1990年为基准),并称可把目标提高至30%。
不过12月8日代表欧盟出席峰会的瑞典环境部长卡尔格伦表示,欧盟决定撤回2020年最多减排30%的目标,藉以向中美施压,逼中美提高减排承诺。
对此,中国代表团强调,中国已履行限排责任,西方国家不可能再要求中国提高减排量,指要求不合理。 [page]
中国代表团员竟被拒入场
中国代表团日前连环炮轰欧、美、日提出的减排量远低于需要水平,让人非常失望。一向在媒体中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据香港《明报》报道,中国代表团也被媒体称“一反常态”地高调批评,美国设定的减排目标“不显著”、欧盟的减排目标“不足够”、日本更设下了“不可能”的减排前提条件。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表示,哥本哈根峰会能否成功,取决于美国提出的减排措施,他批评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减排目标不显着,未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其他发达国不同,他指出,美国目前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减排17%(以2005年为基准,比通用的1990年基准只减排3.5%)。这数字实在不够显著。
蹊跷的是,据法新社报道此间中国代表团官员竟被三次拒绝进入会议现场。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副团长苏伟9日在全体会议上表示,中国一位高级官员三次被拒绝进入会议现场。他强烈谴责这一事件说,“昨天,我很不高兴。今天,我极度不高兴,为什么?在会议第三天,我们的官员被阻止进入会议地点。”法新社称。
据《环球时报》报道,该事件主要是由于组织方组织不力所致,由于一些代表团重要成员的注册证件上没有照片,因此这位中国官员入场时遭到会议工作人员的阻拦。
“还没有人告诉我有这样的事情,但是我将确保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对此,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如是说。[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