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亚洲减排计划将为节能行业创造更多投资机遇

点击:1280 时间:2009年12月12日 来源:路透中文网

  亚洲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雄心勃勃,而围绕碳排放和能源使用等方面的新法规,预期也会提振节能型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会为节能行业投资者创造可观的投资机遇。


  正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与来自亚洲各国的减排目标,可能会为节能行业打开尘封的利润和潜在投资机会。以往由于信息壁垒及松懈的监管标准,这个行业一直陷于困境。


  “各国或许能在哥本哈根达成协议,也或许不会,很多国家正在设立非常大胆的减排目标,”美国建筑及交通工具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Johnson Controls旗下的全球能源和可持续性部门负责人Clay Nesler表示。


  “除此之外,有关能源成本因供应有限而提高所引起的忧虑,长期而言,都会推动节能行业投资的大幅增长。”他表示。


  分析师指出,节能题材日益受到关注,也将惠及包括台湾的节能发光二极体厂商--晶元光电,及日本的节能空调厂商--Daikin Industries等在内的企业。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称,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9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改善国内节能状况,从为建筑通风管道修补裂缝,到为普通家庭淘汰耗能电器并改用节能设施不一而足。这些努力在未来12年中可能把预估需求增长的速度降低一半以上。


  仅中国就需要花费该资金规模的三成,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力消耗国。


  “全球对抗气候变化的行动会给低碳投资带来巨大的机遇,”光大证券分析师韩翠茵说。


  韩翠茵还说,与日本一样,中国正在酝酿徵收碳排放税,可为更多低碳燃料及节能科技的普及提供动力。


  提高建筑行业能源效率


  分析师认为,节约能源的最大潜力之一是在于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率。


  住宅、商用和公共建筑占全球总能源消耗的40%左右,成为能源消耗的最大单个组成部分。


  中国每年建筑数量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年商用楼数量,是Johnson Controls、霍尼韦尔和西门子等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成长市场。


  尽管绿色建筑开发和节能型基础设施是有利可图的潜在投资市场,但该行业仍缺乏恰当的激励以形成规模效应。


  新德里科学和环境主任Sunita Narain称,在印度,绿色建筑仍十分稀少,零星分布在个别项目中。


  分析师称,因很少有建筑所有人采用节能系统,该地区工程和解决方案公司无法获得大发展。[page]


  中电控股环境事务主管Jeanne Ng称,“现在没有对(香港)开发商的激励措施。”


  她表示,“如果绿色建筑花费更多,而且无法转嫁给消费者,开发商就不会去这样做。”


  Arup公司副主管Vincent Cheng称,香港4万多座建筑物中仅有2.5%符合建筑环境评估办法(Build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EAM)。


  然而,香港正考虑执行一种新的建筑能源标准,或强制开发商在新建筑或翻新时执行该标准。


  资本不足是制约绿色建筑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但分析师认为,政府的支持以即对这些投资可节约开支的认识,或有助于应对这一忧虑。


  在澳洲,最影响绿色建筑需求的因素是公司社会责任感,而不是潜在的成本节约,因国际租户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


  澳洲绿色解决方案公司Exergy主管Paul Bannister称,“资金问题一直存在,但直到现在才兴起追求绿色建筑。”[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