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热量表(热能表)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以确保其准确计量、长期稳定运行并满足特定应用需求。以下是从业者和用户需要关注的关键方面:
1. 计量精度与等级:
精度等级:这是最核心的指标。国际和国内标准(如EN 1434, CJ 128)定义了不同的精度等级(如1级、2级、3级)。等级数字越小,精度越高(1级最高)。
1级:要求最高,通常用于高价值交易或法规要求严格的场合(如大型区域供热、贸易结算点)。
2级:最常用等级,适用于大多数建筑的分户计量、区域供热入口计量等。
3级: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或预算有限的场合(如某些内部核算)。
关键影响点:精度等级不仅指流量计,而是整个热能表系统(流量计+配对温度传感器+积算器)的综合精度。务必确认供应商提供的是系统精度等级。
2. 流量计类型:
这是热量表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精度、压损、维护量和寿命。主要类型有:
超声波式:
优点:无活动部件,压损极小,不易堵塞,对水质要求低,计量精度高且稳定,寿命长,可双向计量。适合水质较差或要求低维护的场景。
缺点:初期成本通常较高,对气泡、杂质或安装条件(直管段要求)较敏感。
电磁式:
优点:无活动部件,压损小,测量范围宽(量程比大),精度高,不易受水质(非磁性杂质)影响,可测脏污介质。
缺点:需要介质具有最低电导率(通常要求>5μS/cm,一般供暖水满足),成本较高,需要外部供电,对安装位置(避免强磁场干扰)有要求。
机械式(叶轮式):
优点: 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初期成本最低。
缺点: 有活动部件(叶轮/转子),易磨损,寿命相对较短,对水质要求高(杂质、水垢易导致堵塞或磨损,需安装过滤器),压损较大,量程比相对较小(对小流量不敏感),对安装方向(水平/垂直)通常有严格要求。
选择:水质好、预算有限、维护力量强可选机械式;追求高精度、低维护、长寿命、适应较差水质,首选超声波或电磁式。
3. 配对温度传感器(PT1000铂电阻为主):
精度等级: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如Class A, B)必须与选定的流量计精度相匹配,以达到系统目标精度等级。Class A精度更高。
配对误差:两个传感器(供水和回水)在相同温度下的测量值差异应尽可能小(符合标准规定),这对温差计算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选择声明了低配对误差的产品。
安装方式:
插入式:需在管道上开孔焊接测温套管,传感器插入套管中。测量更准确、稳定,是主流方式。
捆绑式/夹装式:将传感器紧贴在管道外壁。安装简便,无需开孔,但精度易受管道保温、外壁状况影响,通常精度等级较低(如Class B),适用于改造或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电缆长度:确保长度足够且符合规范(过长可能导致信号衰减或干扰)。
4. 积算器(计算器):
功能:
核心功能:接收流量和温度信号,计算、累积和显示热量/冷量、流量、温度、温差、运行时间等。
数据存储:存储历史数据(如月累积值)的能力很重要。
通讯接口:支持何种通讯协议(至关重要!):M-Bus (最常用)、Pulse Output、LoRaWAN、NB-IoT、RS485、Modbus等。选择与你的抄表或楼宇管理系统兼容的接口。
显示:清晰易读,能显示关键参数。
电源:电池寿命(通常要求6-10年)、是否支持外部电源(尤其电磁式流量计必须)。
防护等级:至少IP54(防尘防溅水),若安装在潮湿环境(如管道井、地下室)最好IP65或更高。
5. 流量范围(量程比):
选择热量表时,必须考虑系统实际的最小流量(`Qmin`)和最大流量(`Qmax`)。
量程比(`Qmax/Qmin`):表示流量计在保证精度下能测量的流量范围。量程比越大,适应流量变化的能力越强(例如,超声波和电磁式通常有很高的量程比,如1:100或更高;机械式较低,如1:50)。确保所选表的`Qmin`小于系统最小流量,`Qmax`大于系统最大流量,且常用流量在精度最佳区间。
6. 温度范围:
热量表需要标明其设计的工作温度范围(如2°C - 95°C, 2°C - 130°C, 2°C - 150°C等)。必须覆盖系统实际可能出现的最高和最低工作温度,包括可能的过热情况。
7. 公称直径(DN)与连接方式
根据管道尺寸选择合适的公称直径(DN15, DN20, DN25...DN300等)。
连接方式:螺纹连接(小口径DN15-DN40常用)、法兰连接(大口径DN50以上)。
8. 压力损失:
流量计(尤其是机械式)会造成一定的水压损失。在系统压头有限的情况下,应选择压损小的流量计类型(如超声波、电磁式)。
9. 安装要求:
直管段: 流量计(尤其是超声波、电磁式)前后需要足够长的直管段(无弯头、阀门等扰动件)以保证测量精度。务必参考厂家要求。
安装位置与方向:机械式通常有严格的水平/垂直安装要求;超声波、电磁式相对灵活但也要避免气泡聚集点。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要能准确反映介质温度(插入深度足够)。
过滤器 机械式流量计前必须安装过滤器保护。
10. 认证与法规符合性:**
强制检定/型式批准:** 确保热量表通过国家或地区法定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如中国的CMC认证)并按规定进行首次强制检定和后续周期检定(如中国要求6年周期检定)。
行业标准:符合相关国际/国家标准(如EN 1434, OIML R75, CJ 128)。
MID认证(欧盟市场):如果在欧洲使用,必须满足计量器具指令要求。
11. 品牌、质量与售后服务
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实力强的品牌,通常意味着更好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技术支持。
质保期:了解质保期限和范围。
本地服务支持:是否有便捷的本地技术支持、维修和备件供应渠道?售后响应速度如何?
12. 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
初始采购成本: 不同类型(超声波/电磁/机械)价格差异显著。
安装成本: 包括安装人工、配件(如套管、过滤器、阀门、通讯线缆等)。
维护成本: 机械式需要定期清洗过滤器、可能更换磨损件;超声波/电磁式维护成本通常很低。电池更换成本。
校准/检定成本: 周期检定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系统集成成本: 通讯接口兼容性可能影响抄表系统的投入。
不能只看初始购买价格,应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超声波/电磁式虽然初始价高,但因其低维护、长寿命、高精度,在长期运行中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13. 应用场景:
分户计量(住宅/公寓): 常用小口径(DN15-DN25),强调精度(通常2级)、低维护(超声波首选)、通讯功能(M-Bus)、成本效益。安装空间可能受限。
建筑入口/热力站: 口径较大(DN25-DN300),精度要求高(常需1级或高精度2级),强调长期稳定性、大流量范围、通讯集成能力。超声波或电磁式是主流。
工业应用:可能有特殊要求(高温高压、特殊介质、防爆等),需要针对性选型。
通过系统地评估以上各个方面,你就能选择到最适合特定项目需求、性价比高且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热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