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首台机组成功吊装就位

点击:632 时间:2009年12月25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2月21日15时28分,世界上首台第三代核电AP1000机组、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首台机组——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底封头成功实现整体吊装就位。这是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项新突破。


  据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介绍,该底封头的钢材制造、弧形钢板压制、现场拼装焊接、焊接材料生产、整体运输吊装等都是由中国企业自主承担完成的。中方企业攻克了诸多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和工艺难关,使我国成为在世界上率先掌握这项新技术的国家,较大地提升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和相关材料研制的水平,引起世界核电同行高度关注。


  “我国高起点引进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对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能力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王炳华说。


  当日中午12时08分,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底封头开始从运输车上徐徐吊起,与吊梁分配器连接的8根吊索受力均匀。此后,通过转杆、变幅、回钩等吊装操作,钢制安全壳底封头准确就位于一号机组核岛底座上。整个吊装过程历时3小时零8分。


  当日吊装就位的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底封头直径近40米,钢板厚约42毫米,整体起吊重量达950吨(其中底封头自重660吨)。其工厂制造和现场组焊质量完全满足第三代核电AP1000设计规范的要求。


  钢制安全壳是第三代核电AP1000核岛最为重要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中间的圆柱形筒体和上下两个椭圆形封头(分别称“底封头”、“上封头”)组成,直径近40米,高度为65.6米,总重量约3400吨。整个钢制安全壳由260块压制成型的弧形钢板组焊而成。AP1000的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核心设备以及相关的结构模块均安装在钢制安全壳内。     记者张意轩